蜂巢能源“以退为进”,用创新与生态穿越行业周期

摘要: 日前,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动力电池供应商蜂巢能源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据悉,此前蜂巢能源第一轮问询已挂网,第二轮问询也准备妥当,却做出上述决定,背后有何原因?对于此事,蜂巢能源...

日前,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动力电池供应商蜂巢能源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据悉,此前蜂巢能源第一轮问询已挂网,第二轮问询也准备妥当,却做出上述决定,背后有何原因?

对于此事,蜂巢能源回应称,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自身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回归企业本身,最大利益莫过于营收与创利,而对股东来说,更好的投资回报尤为重要。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原材料价格波动、同质化竞争,过剩产能都是锂电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受此影响,相关企业的估值也都处于低位。

如此来看,蜂巢能源这一步更像是“退”为进,与其“头铁”上市,不如专注产品与市场,待优势凸显和行业好转之际再谋融资。

业绩增长可期

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的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卖汽车电池与卖车一样,规模效应明显。随着电池出货的增长,收入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成本转而降低,由此产销进入良性循环。

相较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蜂巢能源入场稍晚,公司成立于2018年,背靠长城汽车起家,随后拿下多家整车厂合作,包括吉利汽车(00175.HK)、零跑汽车(09863.HK)、东风汽车(600006.SH)等。受益于此,公司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20年~2022年,蜂巢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9.62%。

此外,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以及部分车企寻找“二供”的需求,蜂巢能源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蜂巢能源的装车量为7.18GWh,占比为2.11%,较上一年提升0.15个百分点,排名第七。

这样的成绩算是稳扎稳打,但近期一则消息,让蜂巢能源有了“突飞猛进”的可能。

据多家媒体报道,蜂巢能源已经获得宝马欧洲区近90GWh的产能订单。如果每瓦时的价格以0.6元来估算,宝马这笔订单的价值将到达540亿元,几乎接近蜂巢能源上市前的市场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蜂巢能源产能正加速爬坡。2022年,在期初已完成产能爬坡的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达86.59%,处于较高的水平,公司位于德国萨尔州的模组pack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中竣工,未来将实现年产10万套的产能目标。

随着公司投产项目产能爬坡周期的逐步兑现,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蜂巢能源开启业绩释放期。

差异化优势显著

存量的兑现已在路上,但若要有更多增量,蜂巢能源去与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卷成本显然不是高明之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才是取胜之道。

展开全文

在产品上,蜂巢能源并没有“all in 纯电”,而是都有部署,并且全面布局了PHEV产品的电池,产品覆盖50-300km续航区间,根据工信部上牌数据统计,目前蜂巢能源产品已搭载理想、岚图、长城等主流车企20余款车型上。

这也顺应了市场的变化趋势。根据乘联会数据,在2023上半年,插电混动汽车(包括增程式混动)以惊人的98%同比增速接近百万销量。近期,针对PHEV车型的补能痛点,蜂巢能源宣布全系产品升级至2.2C快充功能,将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内,随着PHEV快充迅速导入,销量或将进一步提升。

制造工艺方面,蜂巢能源的超高叠片技术大幅节省设备投资与占地面积,同时在安全方面,解决了行业隔膜褶皱、对齐度不良等缺陷控制与监测痛点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新能源电池材料科学家吴锋表示,和卷绕工艺相比,叠片工艺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型电池优势,在安全性、结构稳定性、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产品和制造工艺优势的背后是蜂巢能源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超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0%。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有2561名研发与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18.89%,公司共计拥有境内授权专利3,32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

技术沉淀也不断催化出创新成果,无钴电池便是其中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无钴技术以自研无钴材料为正极,通过电化学体系优化和叠片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并且在钴原料市场争夺激烈的环境下,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据悉,目前蜂巢的无钴电池已开始大量出货。

卡位储能,打通全链

与此同时,蜂巢能源的电池技术也为新业务的探索提供了支持。

以上述无钴电池为例,公司在海外与美国某储能系统上市公司已经达成供货协议,2024年初开始供货,预计每年供应无钴电芯80万只。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日前宣布,公司将开启“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卡位储能,进行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部署。

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接近500GWh,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TWh。基于此,蜂巢能源在已有动力电池业务上,将储能业务作为另一大核心业务板块,并同时切入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三大细分领域。目前,公司已为四川宝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提供储能产品。

储能也好,动力电池也好,市场机遇就在眼前,蜂巢能源已然拿到了入场券,至于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稳定行驶,公司给出的答案也颇具特色,“蜂窝生态”。

在蜂窝中,无数个六角形的柱体组成了架构,其间工蜂、蜂后、雄峰各司其职,维持生态的繁荣,这与蜂巢能源的产业生态中的供应商、客户关系亦有相似之处。

蜂巢能源表示, 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核心板块去做产业外延,包括旗下的材料公司锂白新材料以及再生资源业务的藤青青等,另一方面通过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模式链接更多的合作伙伴。

以上游原材料为例,2022年6月,蜂巢能源与川能动力、亿纬锂能签署合作协议,宣布组建合资公司,以有效保障锂盐供应、降低锂盐采购成本。2022年12月,蜂巢能源宣布将与澳大利亚上市公司STGEORGE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后者位于西澳的MtAlexande锂辉石矿项目,并将获得该项目25%的锂矿包销权。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曾指出,以更低的成本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全产业链健康良性的商业竞争生态,是新能源锂电企业在深度洗牌中成功穿越周期的关键。

蜂巢能源如今所做的,也正是用技术降本,用生态增效,等待优势释放,再以更好的姿态回归资本市场的舞台。

来源:银柿财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2467.html发布于 01-0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