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蜂巢能源公告,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司以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科创板IPO,蜂巢能源原计划拟募资150亿元,发行不超过25%的股份。以此计算,蜂巢能源对应估值为600亿元。在原计划的150亿募资中,用于常州、湖州和遂宁三地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等8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按照规划,蜂巢能源预计2023年形成产能31GWh,2024年形成产能77GWh,2025年形成电池产能105GWh。
展开全文
截至本次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控制公司40.2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76.81%表决权,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蜂巢能源于2022年11月18日公布了首版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今年3月31日因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过有效期,被上交所中止发行。6月30日,上交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上交所恢复了发行上市审核。蜂巢能源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前十企业,目前一轮问询已经挂网,据悉二轮问询也准备妥当,撤单或为市场局势变化的无奈之举,但从经营层面来看,蜂巢能源经营持续向好,展现出了穿越周期的良好发展态势。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部。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为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业绩方面,2019-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和37.3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和-8.97亿元,3年半累计亏损超30亿元。公司表示,由于当前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据了解,长城汽车一直是蜂巢能源的最大客户。2020年至2022年,蜂巢向长城汽车及下属公司销售动力电池相关产品实现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68%、86.37%、39.98%。
此前有报道称,长城汽车正考虑出售拥有的蜂巢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且已与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潜在买家进行了初步谈判。在9月25日的蜂巢能源第二届媒体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CEO杨红新对此予以否认,表示“长城汽车不是我们的股东,长城控股是我们的股东,长城控股现在占了我们40%的股份,目前没有任何出让股权的计划。”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蜂巢能源装车量7.18GWh,位居第7。
从装车量来看,已经明显高于去年全年。这主要得益于蜂巢能源大客户导入提速,驱动力已经不是来自长城汽车。除了已经有的17家明星客户以外,蜂巢能源在2023年增加了宝马、上汽通用五菱和协鑫等多个战略性客户,并且还拓展了印度客户和美国客户。
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今年蜂巢能源一共搭载了40款车型,各类型电池在全球范围的总出货量预计达到13GWh。
值得指出的是,从9月开始,蜂巢能源已为宝马MINI车型批量供货,并在10月获得宝马欧洲区近90GWh的产能订单。同时,战略性客户之一的Stellantis进一步与蜂巢能源深化合作,将增加总规模近5.48GWh的PACK电池包采购。
2023即将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也只是一年的成果。对于上述的装机量和排名,杨红新坦言:“我们这些数据不能说特别优秀。”
为迎战2024,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公布了公司2024年的经营目标:2024年将达到国内战略客户超过11个、海外战略客户超过6个、新车型导入超过40款、制造成本要下降40%、采购成本下降20%。
明年制造成本和采购成本要分别实现40%、20%的下降幅度,可见2023蜂巢能源的成本之高。
据杨红新表示,今年60%以上的产线都是新产线+新产品+新工艺的“三新”,所以制造成本非常高。
除将严格管控成本之外,蜂巢能源明年还将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到2024年,已经没有太多新产线,全面进入到稳产运营阶段,全新产线和爬坡产线的占比由64%降到14%。
这也意味着,明年蜂巢能源新建产能将大幅下滑。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即锂电产业链已全面进入产能过剩阶段,电池行业大规模、大手笔投资扩张局面不再。
当前,锂电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面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电池价格走势带来的挑战,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以前瞻的眼光洞察市场,以产品力创新力建立差异化优势,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END电车汇2023/12/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