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卿是刚开播的古装商战剧《大盛魁》中的男一号,这个人的名字可真有意思,“帝王将相公卿”中取三个字,组成了“王相卿”这个名字。
跨国商号大盛魁鼎盛时期资产折合白银一亿两,年收入白银1000万两,最高的时候达到白银3000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康熙年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就是3000万两到4000万两白银之间。
康熙年间,清政府的军队满八旗近二十万,蒙八旗十万,汉八旗二十万,其他加起来差不多六十万。
康熙年间,清政府文武官员总数为15600员,其中在京正杂大小官2546员,直隶及各省正杂文职6404员,学官3001员,各省武职2651员。
大盛魁的年收入如果用来养清政府的军队和官员,估计都差不多。大盛魁富可敌国,真不是盖的,王相卿这个名字还是保守了点。
于震在《大盛魁》中饰演王相卿,由于该剧拍摄于2009年,此时的于震已经走上了神剧的道路。所以,仔细看《大盛魁》的话,还是能发现些神剧的影子。
展开全文
在剧中,于震饰演的王相卿,看起来就是个混混,吹牛、打赌、调戏孙香玉,说起话来更是大言不惭,这不就是个“混蛋”形象吗?
剧中的王相卿,说话的口气和神态,和《大染坊》中侯勇饰演的陈六子,有点相像。《大染坊》拍摄于2003年,《大盛魁》拍摄于2009年,应该是借鉴过《大染坊》的风格吧。
但是于震无论从长相还是演技,从角色的魅力来说,比侯勇饰演的“陈六子”都差远了。
康熙向八大皇商每家借白银50万两,孙书同一筹莫展之时,是王相卿给孙香玉出主意,提出用粮食来代替银子。不仅如此,当孙香玉担心朝廷的禁令时,王相卿已经预测到了康熙的选择。
这是什么?这已经不是聪明了,这是战略眼光啊。
王相卿的本事还不止这些,为了偿还孙家的债务,他姐夫卖了地后,还差十两。
看看王相卿是怎么做的吧。
他在街上看到有人在叫卖口外宝石,便借了一身好衣服后来到摊前,王相卿早已识破对方阴谋,他以身上没带钱为由向卖家要十两银子的定钱,卖家被王相卿的话套住,只好将十两银子交给他。这不是空手套白狼,不是欺骗吗?
当然,对方也是骗子,那十两白银是假的。
于震在这一段中把王相卿演浮夸了,应该是脱离了历史的真实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王相卿的画像来看,历史上的王相卿人很清瘦、很沉静,有一种不怒自威、胸有韬略的气质。
可是剧中于震饰演的王相卿一副大长脸,看上去就一副咋咋呼呼的无赖样,而且于震的脸不但长而且宽,外形上也不符合真实的王相卿的长相。
况且,有头脑、有眼光的人大部分都是少言寡语,甚至看起来有些内向的样子的,应该不会像于震演的那样夸张和聒噪吧。
史料中说,王相卿买卖公道,服务周到,而且王相卿坚持以义待人,视人力为资本,提倡“秉信持能”,也就是说王相卿是非常注重商道的。如果没有商道,在当时的人文环境中,就是王相卿头脑再灵活,再有战略眼光,大盛魁也不会做到那样大的规模。
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都是要先立德。
所以,王相卿怎么可能像剧中开篇于震所演的那样,就是个无赖混混,还无端污蔑孙香玉的名誉,跟伙伴打赌,为了赢钱吹牛撒谎说自己“把孙小姐给睡了”?
无论王相卿后期怎么发达,剧情开始展现出的他的人品,都令人感觉对这人再也喜爱不起来了。
历史上的晋商是非常重视商道的,晋商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说过: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他这句话点明了经商的不二法则,就是商道。
真实历史中的王相卿,应该是不会去骗的,电视剧中却安排了一出王相卿骗十两白银的剧情,这剧情的演绎就有点离谱了。
《大盛魁》这样安排,可能是为了使剧情更丰富,使王相卿这个角色更立体、更生动。可是这样做,不是很恰当,王相卿和大盛魁的传奇故事,不是让观众看热闹的,是对观众要有所启发和教益的。
如果塑造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形象,可能会对研究学习王相卿的观众产生某种程度的误导。
看了于震饰演的王相卿,还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火蓝刀锋》中爱吹牛的草根渔民蒋小鱼。当初看剧的时候,对蒋小鱼不停的无事生非和聒噪就很反感。《大盛魁》里的王相卿,也爱吹牛,也很聒噪,如果在看剧的时候有点累的话,听到他的聒噪,心情就会更加烦乱。
于震在剧中给人的感觉,好像浮在角色之上,没有真正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演员与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分离。
怪不得观众们都不怎么喜欢于震呢,除了他喜欢演神剧之外,与他的外貌和演技都不够好,都有很大关系。
历史人物剧不是古装架空剧,适当的演绎可以,但是要过度演绎,就不好了。
与于震不同,刘奕君无论饰演什么角色,都让观众觉得他就是角色本人。在《大盛魁》中,刘奕君饰演孙家少爷孙文举,就很入戏,一出场就把角色立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奕君还在《大染坊》中饰演过赵家老三赵东初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