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搁谁家谁头疼,这可不是一个昵称……
然而,具备一定条件的熊孩子,不仅能成才,还能成大才。
我们先看看项羽小时候是不是个熊孩子,不能乱扣帽子。
《史记》记载,项羽小时候,叔叔项梁负责教导他。
项梁教他读书,项羽说读书(的作用)只要会写名字就可以了,所以没学几天他就不学了;教他剑术,项羽说说舞刀弄剑只能一对一杀人,不过瘾,所以也不学。
项梁憋着一肚子气,问他想学什么,项羽说:“学万人敌。”——也就是能消灭千军万马的学问。有这种东西吗?有,兵书谋略。
于是项梁就开始教他兵法。可是,热乎劲儿没持续几天,又不学了。——项梁气炸了。
有一次,秦始皇出游到了项羽家乡,项梁带着他去围观。项羽指着秦始皇的车驾,对项梁说:“我以后能取代他(做皇帝)。”——就说这牛皮吹得,张嘴就来,完全不打草稿,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劲儿……你说气人不气人?
展开全文
结合上述两点,项羽不是熊孩子,谁是呢?——熊孩子中的战斗机。
不过,这个熊孩子,也有三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他日后能成功的关键:
第一,有天分。
他的天分就是力大无穷。这种能力,在冷兵器时代,是极大的优势。
“力拔山兮气盖世”,说的就是这位爷。
他的性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做事果决,不拖泥带水。有两件事体现了他这种性格,而且,这两件事,让他实现了人生两次关键的飞跃。
第一,杀宋义,成为楚军主帅。
这个故事是说,项羽对他的顶头上司宋义不满。他认为宋义:指挥不当,贻误战机;不跟士兵同甘苦,耽于享乐,这样的人不配做统帅。于是,他在早上开完会后,尾随进入宋义的军帐,直接把宋义杀了。——他的行为获得将士们的拥戴,从此以后,他成为三军主帅。当然,我们学习借鉴,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这么干是有前提的——他力大过人,所以刺杀行动自然顺利;他向来受士兵拥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巨鹿之战大捷,成为天下诸侯的领袖。
这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项羽遭遇秦军主力,双方准备展开决战。秦军主力,是块硬骨头,其他各路反秦队伍,遇到时都躲着走,而项羽下决心啃下来。为了最大限度激发时期,断了士兵逃跑求生的念头(只能前进),他凿沉所有渡船,并烧掉粮食——只剩三天军粮。这就意味着,三天之内,必须决出胜负,没有任何退路。最终,项羽军大胜。从此,威震诸侯,项羽不仅是楚军的主帅,也成为了所有诸侯的领袖。
第三,有本钱。
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条件——项羽家世很好,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将军。他的祖父更是名满天下的楚国名将项燕——曾经作为楚军统帅,跟秦将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决战,项燕虽然军破身死,但是输给王翦和强大的秦军,不丢人。
这样的家世,让四方豪杰都归附。所以,当他的叔父项梁竖起反秦大旗时,就有很多人慕名投奔,有带着钱粮来的,有带着士兵来的,这让他们的队伍,很快就拉了起来。
得此三条件,项羽这个熊孩子,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西楚霸王。
可能有人说,时势造英雄,当时的天下纷乱的局势不算他成名的条件吗?我认为不算,因为时势是面向当时所有人的“天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为什么只有他成为了西楚霸王呢?
【简评】
当今时代,项羽成才的三个条件应该这样理解:
一、天分。
不一定是完全独一无二,或者极其拔尖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条件更好了,只要孩子在某个方面,比普通人,多一点点的悟性或者禀赋,就可以通过教育雕琢,把它放大,成为孩子的一技之长,甚至用于安身立命,养家糊口。
二、性格。
性格与基因和成长环境都有关系,不可强求,但家长要因势利导,做好匹配工作。
不同性格,适合做不同的职业,切不可南辕北辙,以自己的理想,来让孩子学习或者从事一个跟其性格完全相左的技能或职业。
三、本钱。
项羽的出身,普通人求不来。
对于现代人,主要是善于整合身边的资源。——作为家长,我们工作这么多年了,总会积累资源,没多有少,应该围绕孩子成长善加利用。当然,这并不是指托关系走后门,而是合理合规的。比如你有个朋友是书法家,而你的孩子写字漂亮,那你拜托朋友指导指导孩子,这总是可以的。
眼下的新冠大流行还未过去,家长和孩子有更多相处时间。不要只抱怨孩子“熊”,多思考思考怎样让他“雄”起。
170:熊孩子的逆袭之路:成功三要素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项羽本纪第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