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崇明公安分局民警在铲除桥面上的积冰。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但申城提早感受到了寒冬。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上海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信号。徐家汇站昨天全天气温都在冰点以下,最高气温仅-0.5℃。而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也都在这个水平。
冰点之下,上海各区各部门全力迎战寒潮。在人力、物资和技术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让城市之暖有细处可察。
3小时接力,捂住保温箱余温
长宁区虹桥街道送餐员陈强仔细测试了一下保温箱。按照正常情况,最后一份老年餐送达时,餐盒的手感应还是温热的。从出锅开始计算,这份温热大概能维持3小时左右。
昨天上午9点20分左右,上海喜雅爱心社区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陈强接过打包好的老年餐:盐水鸭、包菜炒蛋、杭白菜以及米饭,一趟30余份整整齐齐码入保温箱。气温急转直下,他手中的送餐名单稍许加长,比往常多出两户。送餐脚程变长加上寒风凛冽,对老年餐的保温要求提高了。
老人的需求不同:有的会开门亲自拿餐;有的要求送餐员直接放到房门口。检查保温箱以及送餐车的状况是陈强必做的功课。
当天送到第二趟时,陈强遇到一张新面孔。一名略微驼背、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陈强敏锐地发现她似乎不是太精神,脸上还有些许浮肿。问候一声,果然老人准备明天上医院看看。“送餐过程中,如果发现老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会迅速向街道报备这一情况。尤其遇到极端天气,送餐员尤为关注这一点。”
在虹桥街道,送餐员每天为160余名孤老、独居、残疾、行动不便等特殊对象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我一天送两趟,总共60份左右。”陈强说。
“不觉得孤单”,30个“家人”来了
寒潮来临前夕,92岁的茅连培收到了一个新电暖器,屋外寒风萧萧,30平方米的小屋里暖意融融。
展开全文
“老人家怕冷,但是也怕用不来电器,已经拒绝了好几次。”提前注意到冰点严寒来临,市公安局崇明分局特警支队的小伙子们再也坐不住了,在一个家电专卖店里仔细比较多个型号,买了一个占地小、功能简单的电暖器,送到老人家中。
这是特警支队与茅连培相识的第12个年头。十二年前因一场社区活动,特警支队民警认识了孤老茅连培,自此整个支队30余位民警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前天,支队团支部书记郁天奇和同事们带着新电暖器上门,不仅教会老人怎么使用电器,提醒老人必要时要记得关闭电源;更是来来回回将家里的电器、电线检查了一遍,确保用电安全。
从80岁到92岁,茅连培逐渐老去,就连冬天盖的厚被子,也是郁天奇来家里爬上阁楼取出来的。好在老人“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有我们在,也不会觉得孤单”。
寒风里的烟火气,防寒必需品一站式配齐
清晨4点多早起拉开家门的那一刻,和水产打了20余年交道的摊主孙书艳有些犹豫,“天太冷了!”她设摊的徐汇区广元菜场,因为近期改造不得已搬至露天。而鱼虾等水产品离不开水,水产摊位也就成了“冰冻”重点区域。根据她的经验,不仅摊位周边“难以幸免”打滑,甚至防水袖套上,溅起的水花都会很快冻成冰霜。
但她预想的坏情况没有发生。菜场所在的天平街道联合运营方前两天就早早准备好数袋黄沙和盐。在孙书艳6点半到达摊位之前,保洁人员都已经为小面积的结冰区域铺撒好了。天平街道正组织专业力量来回巡逻,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洒水在路面上,一旦看到及时处理,防止路上摔倒事故的发生。孙书艳说,摊位前的挡板也帮了大忙,防止水花溅到路面上。
田林十村的宜山菜场,菜品货源充足。倒是顾客较以往冷清些。但记者看到,后排的百货铺子人头攒动。短短半小时,就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前来问价、购买。75岁的楼素文忙得脚不沾地。她在田林一带干了28年,从最早菜场门口的小摊,到定定心心一个15平方米的铺子。说是卖日用百货,但一年四季卖的都不相同。冬天进的自然是手套、棉鞋、棉帽等保暖用具,都是最传统朴素的样式,但很适合老人穿戴。
早高峰积水成冰,应急队员20分钟处置
昨天上午7点,巡查队员在场中路916号附近发现一处上水管道正在漏水。天气寒冷,水流到马路上不一会儿就结成了薄冰。早高峰即将来临,且事发路段临近江杨南路桥,如若不及时处置,很容易发生非机动车滑倒等交通意外。
上海虹口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属新虹口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巡查人员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联系城投水务应急小组前去抢修水管,并从应急处置队紧急抽调8名队员赶往现场。
由于上水管道管径达1米,漏水后很快在地面形成了较大面积积水。交警抵达现场后,立即将原本三车道改成一车道通行,并提醒过往车辆小心慢驶。应急处置队队员则两两分组,各自“包干”一片积水结冰区域。他们用铁铲先将除雪盐铲到积水较浅的区域,再用更大的盐量处理地势较低已形成水洼的区域。待除雪盐溶解冰层后,再用铲子平整道路,并铺上草垫子防滑。
约20分钟后,完成应急处置任务,交通恢复正常。
据悉,寒潮来临前,新虹口市政已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140人的防寒潮除降雪结冰应急处置队伍,在气象部门发布寒潮预警后24小时值班,降低道路结冰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2.4万余民警提前上岗,排摸风险点位440余处
昨天早晨6点,闵行区吴泾渡口早高峰即将来临,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吴泾派出所民警周伟早早到岗。这里是市民乘轮渡过江的必经之路,一夜速冻过后,钢桥上结了薄冰。铲除积水积冰后,再铺上防滑草垫,大家才放下心来。
昨天,本市公安民警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和治安秩序维护。全市2.4万余名民警采取提前上岗、“视频+实兵”巡逻等措施,全面加强排堵疏导工作,同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排摸高架、桥隧、涵洞、露天洗车场等风险点位440余处,备足融雪除冰物资和隔离警示设备。
交警总队高架支队增派30%警力提前上岗,预留警力做好梯次增援上岗准备,全面加强面上巡逻管控力度,严格落实每小时路况巡逻报备制度,不间断、全覆盖的开展地毯式巡逻。此外,全市公安民警也加大了街面巡逻力度和社区警务服务,及时发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关心关爱社区独居老人。
针对寒潮叠加冬至祭扫、跨年活动等时间节点,上海警方将进一步加大警力部署,紧盯热门商圈、高架高速、越江桥隧、交通枢纽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以及傍晚、夜间、凌晨等重点时段的巡逻管控,多策并举,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做好寒潮应对工作。
等车不焦虑,“爱心候车屋”优化升级
昨天上午,市民李女士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和手套,前往25路平凉路军工路终点站等车。在公交工作人员招呼下,她紧跑几步进了终点站的“爱心候车屋”,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这个天户外超冷的,像我这样关节不舒服的人更怕冷。”李女士一边坐下一边说:“对我们乘客来说,有个暖和的候车屋,是很让人暖心的,等车都不‘焦虑’了。”
据了解,25路在对“爱心候车屋”内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为市民更新增添了创可贴、一次性口罩、充电宝等应急用品,还配备微波炉、加热饮水机等便利设备。
同时,车队持续做好冬季寒潮防冻保暖工作,落实落细职工关心关爱举措,对所属线路调度室空调制暖效果加强排摸检查,及时将所属线路职工休息室的躺椅铺装了“暖心垫”,为职工打造温暖和舒适的休息环境。车队在各线路站点增配了口罩、暖宝宝等防寒用品,并提前泡好姜茶,方便驾驶员出车来回饮用暖
作者:
文:本报记者 王宛艺 周辰 苏展 张晓鸣 单颖文 图: 赵立荣 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