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摘要: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空前的,期间出现了古代管制城市居民最成熟的形态——“坊里制”。如今非常火爆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由于一定程度上较为还原唐代生...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空前的,期间出现了古代管制城市居民最成熟的形态——“坊里制”。如今非常火爆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由于一定程度上较为还原唐代生活,所以整部剧当中,充斥着非常多的唐代长安城市布局特色,其中有一重要的概念,就是长安城“108坊”。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关于这个“108坊”当中的这个“坊”字,绝大部分的人,包括这个剧中的演员、都习惯性把它读作三声,例如现在上海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田子坊”,大家也都把它读成三声,类似“仿”字的发音这是不对的。新华字典里面“坊”字正确的读法当中是没有读作三声的,“坊”字正确的读音应该读作一声,也就是类似“方”字的发音,比如说光德坊,平康坊。同时,“坊”字也是一个多音字,它另外一个读音读作二声,类似“房”字的发音。比方说“廊坊”或者是“作坊”。

以上关于这个“坊”字的两种发音,通通都是现今普通话里面的发音。但据有些史学家的研究发现,唐朝古音的这个“唐韵”(平水韵)跟粤语在某些词上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粤语里面这个“坊”字发音出来到底有没有这么多歧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108坊”(也有人说是“110坊”),其中一“坊”到底有多大呢?我们这里做一个比较形象的对比:一“坊”要比我们现代人住的一个小区要大很多,它可以看做是由我们如今的多个小区组合而成,形成一“坊”。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展开全文

“坊”和我们的小区又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我们现在建的这些小区周围都会带有围墙,“坊”也是一样,也是通过周围的围墙把“坊”围起来形成一个矩形的形状。所以,俯瞰整个长安城,你会发现它里面就是由一个个这种被围墙围起来矩形的“坊”组成的。据考证,最长的“坊”,它从左至右,自东向西两边大门之间的距离大概是9.7公里,我们人行走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5公里左右,所以从东门向西门走完大概要用2个小时。

长安城从朱雀门自北向南下来有一条大街,被称之为“朱雀大街”,这条大街修建的非常宏伟,光宽度就足有150米。我们都知道,如今北京长安街最宽的地方也只有120米,而且它还是把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还有些绿化带都算在内。所以,朱雀大街150米的宽度,放在当今现代任何一个城市里面也几乎是没有的。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以朱雀大街为界,它的东西两侧被分为两个县,一个叫做长安县,另外一个叫做万年县。这两个县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行政区,例如上海的浦西区和浦东区,或者是北京的西城区和东城区这样一个概念。

《长安十二时辰》剧中经常会提到这个主角他是万年县的“不良人”组织的“不良帅”,很多人一开始听到主角官职名称的时候,会以为他是外地某一个县的官职,实际上它就是长安城内一个县的官职名称。

长安城最北边中间的位置就是皇城和宫城,那里就是皇帝平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放到现在来讲应该就是整个长安城的市中心了。靠着皇城和宫城旁边这一圈的这些“坊”就是繁华地段了,也就是市中心当中房价最贵的地段,是很多达官贵人他们所居住的地方。那反观在长安城的南边,也就是离宫城和皇城相对就比较远的那些“坊”,换句话说它离市中心就很远,所以它的房价也相对偏低。所以,住在这些“坊”的人,他们的层次也会相对较低。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这部剧当中经常会提到几个非常重要的“坊”,又分别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在长安城当中长安县内的“光德坊”。这个“坊”是我们整个的这个剧的开端“靖安司”的所在地,“靖安司”其实某些方面有点类似于明朝“东厂”的概念,有情报中心的功能。第二个就是在万年县内的“平康坊”,它是古代长安很多妓院、青楼这种娱乐场所的所在地。

第三个也是在万年县内,叫“修政坊”,它就是这部剧当中狼窝的所在地,狼卫他们的一个聚集地。第四个就是在长安县内的“昌明坊”,这部剧的“反派”龙波,他的所在地就在这个“昌明坊”。结合上述介绍,大家可以看到整部剧当中的反派,不管是狼卫还是龙波,他们的所在地都是这种离皇宫很远、比较偏僻、位于南边的这些“坊”。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坊”就是“兴庆宫”了,它位于长安城万年县内东北方向,靠近城墙的位置,是由许多小型的“坊”组合在一起,但由于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个住所,所以为了彰显不同,它名字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宫”字。据记载,唐玄宗平时一般并不住在这个大明宫里面,他一般有相当长的时间都会住在这个“兴庆宫”里,它里面有一个楼叫“花萼相辉楼”,在剧集中也经常提到:大概到凌晨一点钟左右的时候,唐玄宗就会登上这个花萼相辉楼进行赏灯。

其实,这个“坊里制”的城市形态,虽然在唐达到顶峰,但它的出现我们可以追溯到《周礼—考工记》,其所划分出棋盘式平面格局可以视为“坊里制”的最初形态。殷周时期,出现的“邑”就是根据人口管理和土地归属来划分,与“坊里制”有类似之处,亦可视为“坊里制”的发展原型。当今对于“里”、“坊”的具体含义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在某些文献中,如《洛阳伽蓝记》和《魏书》中两个概念可以互换,先秦有“里”、“间”或“闾里”之称。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坊里制的体现,来看唐代城市布局规划

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法,从概念与时间来看,“坊”比“里”要晚,从众多文献中看,可以将“坊”看作是从乡村建设到城镇建设转变过程巾的产物,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里”是与人管理有关的,即可以指乡村又可以指城市的管理区域,而“坊”是在城市为管岬居民而划分的地块面积。

“坊里制”城市形态是便于管理城市居民所延续的居住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闭式“坊里制”的成型阶段,而到了《长安十二时辰》背景所处的隋唐时期就达到了“坊里制”形态的完备时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10727.html发布于 09-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