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今起推出质道三万里系列融媒报道

摘要: 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共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于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陕西努力蓄积优势、集成优势、放大优势,不断塑造...

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共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于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陕西努力蓄积优势、集成优势、放大优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今日起,华商报推出大型系列融媒报道——“‘质’道三万里”,深度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

陕西经济发展底盘稳固,新动能加速蓄积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如今陕西经济发展正呈现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向优态势。

2024年一季度,陕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8.55亿元,同比增长4.2%。

这其中,能源工业继续扮演“压舱石”角色——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另一亮点则是非能源工业快速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4.2%。具体而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汽车制造业增长5%。

与此同时,陕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发动机产量同比增长2.9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8倍,汽车产量增长7.7%,集成电路圆片增长5.6%。

这背后,反映出陕西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果。

今年以来,陕西先后发布多项促进非能工业领域发展举措,比如,《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中提到,陕西将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思路,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以秦创原、高校、科研院所等为支撑,以榆神、榆横等重点工业园区为承载,巩固大宗化工产品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并着力推进产业向下游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终端应用延伸,打造全国领先的千亿级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新产业动能蓄积,为陕西外贸加速奔跑打下坚实基础。

借着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东风,2024年以来,陕西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季度,陕西进出口总值1127.2亿元实现“开门红”,增速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6%,“新三样”出口额增长15.8%。而就进出口目的地,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47.5亿元,增长19.5%,占到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7.4%。

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传统产业向新质产业迈进

过去多年,陕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优势产业集中在基础门类,能源、资源型工业特征突出。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7年,陕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7万亿元,年均增长20.2%。“九五”至“十二五”期间,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曾经从43.1%提升至7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布局逐步优化落实供给侧改革,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理论专家张铭钟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核心是因地制宜。以陕西而言,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最大优势是科教资源富集,人才济济,眼下突破点在于实现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优势产业,应坚持先立后破,立破并举,既要革新传统生产力旧的部分,更要通过创新突出新质生产力新的部分,以新带旧,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展开全文

具体到实践中,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效果显著。2023年,全省新获批3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以上高新区达36家,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近30%。现代煤化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光子、氢能、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20余家,产值突破300亿元。氢能储能产业初步形成“制、储、运、用”的产业闭环。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赋能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吕芬表示,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站在地区层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意味着经济发展既要有规模扩张,也要有结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吕芬认为,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走好量质并进、以量为基、以质取胜之路。面临着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就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以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程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nhh123.com/wangzhi/8312.html发布于 05-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