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摘要: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例行朝会中,左都御史王文首先上奏,以国家危难、不可一日无君的理由,请监国郕王以大明江山、祖宗社稷为重,早日承继大统,以应对危急时刻。郕王惶恐不已...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例行朝会中,左都御史王文首先上奏,以国家危难、不可一日无君的理由,请监国郕王以大明江山、祖宗社稷为重,早日承继大统,以应对危急时刻。郕王惶恐不已,坚决拒绝,并立即奏报孙太后,请她决断。

虽然郕王和英宗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是亲兄弟,但毕竟同父异母,郕王只是宣宗的贤妃吴氏所生,并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在孙太后的心中,并不是很愿意看到自己的庶子继承皇位、导致亲儿子英宗一系失去皇位的。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孙太后拥有决定大明皇位归属的最终决定权,而郕王朱祁钰其实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英宗“北迤”后,大明皇位有以下几位有资格承袭的人可以选择。

一、天然的第一继承人——皇太子朱见濬。在英宗亲征前,皇长子朱见濬就被立为皇太子,是大明毫无争议的皇位继承人。如果这一次不是因为英宗出征被俘、国家陷入危机,而是英宗在自然情况下驾崩的话,时年三岁(实际一岁半)的朱见濬毫无疑问会凭借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成为大明第七代皇帝。

二、特殊时期的代理——监国郕王朱祁钰。郕王是皇帝唯一的兄弟,在皇太子年幼、皇帝亲征在外时,按照制度,担任监国责无旁贷。当然,在英宗乃至郕王自己看来,这个监国其实就是个招牌,名义上作为英宗出外后朝廷的象征而已,军政大事自然由英宗在行在处理。即使在京师中,各留守大臣们也可以自行处理庶务,不需要(也不必要)向监国奏报。郕王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只不过坐在这个位子上,向天下臣民表示大明社稷稳定无忧。恐怕他自己都没想过可以凭借监国名头去搞些什么冒犯皇权的事情。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展开全文

三、更幼小的皇子——皇次子朱朱见潾、皇三子朱见湜。朱见潾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时年两岁(实际一岁);朱见湜更是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英宗亲征前的三天,这时候刚满月。这两个皇子都是庶子,而且比皇太子还要幼小,自然不会具有承袭皇位的优先权。但是他们也是一个备选,如果瓦剌入侵,真的攻破了京师,皇太子和监国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情况下出了意外,那么这两个皇子,就是大明江山社稷的承袭者。所以,他们也有资格被选为新帝。

四、潜在的长君人选——襄王朱瞻墡。襄王是宣宗的弟弟,而且是同母弟,同为诚孝张太后所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时候,宣宗的弟弟只有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在世。郑王是庶子,自然不可能被考虑,而襄王是张太后嫡子,宣宗的同母弟,时年四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襄王素有贤名,在朝野中风评很好。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突然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后来的英宗)只有八岁,年幼不能理政,大明社稷一时间出现权力真空。于是宫中有传言太皇太后(即张太后)想要让自己的亲儿子襄王来京师承袭大统。后来张太后亲自出面解释,直接让皇太子登基称帝,这才消除群臣和天下臣民的疑惑。

这次英宗“北迤”,孙太后考虑到如果郕王登基,必然尊崇生母(吴贤妃尚在世),从而冷落自己这个嫡母,所以曾经考虑过是否让襄王赴京即位。在八月二十八朝会之前,孙太后就命人取襄国金符入宫,颇有立襄王为帝的意思。

但是接到消息的襄王心里十分清楚,这复杂的局面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立即上表,以皇太子是英宗的亲儿子、郕王是英宗的亲弟弟为由,请皇太后在二人中选择一位承袭大统,或者直接让皇太子登基,以郕王为监国。襄藩所在地襄阳距离京师路途遥远,等到襄王的奏表抵达京师时,郕王已经登基几天了。

在英宗“北迤”、朝廷无主的时候,大明社稷一共有以上几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而在孙太后看来,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重金和割让土地向瓦剌赎回英宗,这样一切事情都完美解决。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但是想要身为皇帝的英宗平安返回,大明将被迫和瓦剌议和,同时必将遭到无休止的勒索和恐吓,所付出的金帛财物、土地版籍都将无法估算。而且一旦议和,所遭受的屈辱和轻侮也将使大明朝廷威严荡然无存,对于国家安稳危害极大,最终这一方式被断然排除。

情势危急之下,不能再过多考虑,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九,群臣联合向孙太后上奏,陈述了皇帝英宗“北迤”在外、皇太子年幼不能理政,而敌寇旦夕将至。为避免主少国疑、社稷不稳情况发生,特恭请皇太后降懿旨,立监国郕王为新帝,以稳定人心、凝聚士气,保卫京师,同时挫败瓦剌以俘获的英宗来要挟大明朝廷的阴谋。

孙太后接到奏报后依旧在考虑,而同时得到消息的郕王却惶恐不安,再三向皇太后和群臣推辞、不敢即位。僵持时刻,还是于谦挺身而出,向郕王当面请求:““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人计。请殿下以祖宗社稷为念,担此重任!”在以于谦为首的文武诸臣强烈要求下,孙太后只得顺水推舟,同意了群臣的请求,正式下懿旨,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郕王朱祁钰正式即位,以明年为景泰元年,这即是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在孙太后的坚持下,代宗在登基的时候,也同时宣布了皇太子朱见濬继续担任储君,作为自己的继任者,另尊英宗为太上皇。这也是孙太后、代宗以及群臣们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折中办法,不至于在大敌来临之前大明内部还产生权力斗争的内讧(当然,为了此事,日后皇室内部还是发生了激烈斗争,这都是后话了。)

在新即位的代宗和于谦等主战大臣的策划和指挥下,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开始的抵抗瓦剌入侵的作战中,大明朝野上下齐心协力、君臣同心、士气高涨,多次挫败了瓦剌军队的进攻,终于在十月二十迫使瓦剌军队主动后撤,并遣使到京师向大明要求议和。

代宗和于谦等大臣受命于危难之际,承担重任,挺身而出,带领百官军民坚决抵抗,最终获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从而使大明度过了这场立国以来遭遇的最严峻危机。

这表明,在土木之变后,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新帝,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再多说一句,代宗得以登基,并不是于谦拥立、或者说于谦有能力能够拥立的。他是在社稷危急时刻,由群臣奏请、并最终在具有最后决定权的皇太后孙氏同意下,依照正常流程在众望所归的境地下登基称帝的。)

危局之下的帝位更替——正统十四年(下)

综上所述,在土木之变后,在大明一时间无主的混乱局面下,虽然郕王朱祁钰并不是唯一的新帝人选,但他确实是最佳的人选。之后的历史也表明,登基后的代宗(朱祁钰)没有辜负那些寄希望在他身上的大臣们,很好地承担起了护卫江山社稷的责任,并逐渐整顿改革大明吏治、推动朝政发展、中兴大明。虽然在关于皇储更替的事情上、以及对待归来的太上皇英宗态度上,确实存在私心,并因此举措不当,但是究其在位功业,笃任贤能,励精政治,面对强寇能保宗社安宁,对社稷有再造之绩,明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9953.html发布于 07-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