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闹腾,砌一堵围墙吧!欢迎收看围墙视界,本期要讲的题目是《啊长安三万里:谁是高适?》
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4天时间能干出几件大事,上几个热搜?多数能做成一件就很牛叉了,但长安汽车最近几天的操作直接开挂了。
无论是11月24日首款金钟罩电芯下线,还是11月26日签约投资华为车BU,还是11月27日闪电般杀入东南亚市场,长安在电动化、智能化、出海三个最难,最关键的领域都有让行业震动的成果,连股价都拉了几个涨停。
在卷价格,卷配置,卷营销,卷的头晕眼花,卷的凄风冷雨的汽车圈,长安汽车是不是有点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感觉,那为什么是长安呢?
2023年最好看的国产动画电影是《长安三万里》。在那个无数才子佳人云集的梦幻时代,高适无疑是最后的赢家。相比一众诗仙、诗圣的悲剧人生,高适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坚守信念,追求梦想,力挽晚唐的狂澜,被封渤海县侯,终成一代名家。
长安三万里的诸多文学大家很像今天的汽车圈,在智能电动汽车的狂飙激进中,新老中外各方势力尽情绽放。事实上,汽车业所谓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是既有的优势快速沦陷,新的赛道大家基本在一条起跑线上,就看谁能快速垒起防火墙,确立新的优势。
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是长安和华为的共赢。一直以来,华为在汽车圈的四面出击饱受争议。问界、智界的智选车模式,是车企负责生产,华为负责销售,你说是代工吧,车企却不能简单的收取代工费,而是要承担所有研发和制造成本,华为也不是简单的买断销售,不仅要参与产品定义,还要贴华为的品牌。这个合作是不对等的,华为稳赚不赔,名利双收,车企能不能在华为拿走一部分收益后还有利润,就看财务水平和运气了。
在智选车模式之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还有一种模式叫做Inside模式,Inside直接翻译就是里面,内在的意思,也就是提供智驾和智能座舱等车辆内部的智能化技术和配置。这个模式华为先后谈了3家,分别是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和广汽埃安。华为负责Inside的部门叫做车BU。北汽介入的最早,双方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大,但因为销售惨淡,聊胜于无,埃安是只听楼板响,未见人下来。其他车企更是连谈一谈都不愿意,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汽掌门人的灵魂论,认为华为Inside模式会让车企失去灵魂。
平心而论,华为车BU的技术能力是强大的,但投入巨大,是华为不多的亏损部门。他的收益来自阿维塔、问界等智能化配置采购。按道理说,随着华为界军团的壮大,车BU应该财源滚滚,但事实上华为自己的界军团要自己卖,也要考虑性价比,所以除了鸿蒙系统外,车BU的配置在问界、智界上只是选配,而不是阿维塔的满配,因此车BU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长安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因为和华为的合作而放弃或者弱化自己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反倒是集公司之力大干快上,新成立的长安科技更是总裁王俊直接去兼任Ceo,仅仅软件工程师长安就有6000人,绝对的行业第一,而且你知道吗,智能化的专利数长安是超越华为的。我个人甚至有个预判,在智能化领域,能战胜华为的只有长安。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谈起与华为的合作,用了两个词叫做从相爱相杀到相敬如宾,围绕阿维塔的项目合作,双方的技术团队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起到相互尊重,双方用各自的实力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合作。对于长安来说,智能化的投入是无边界的,成为华为车BU的股东可以放心做技术协同。对于华为来说,汽车领域的主营业务是能赚钱的智选车模式,让车Bu独立,甚至淡化自己的角色,将车BU打造成智能化领域的博世,是车BU最好的归属。诚如阿维塔董事长谭本宏说的,这个投资合作是水到渠成。
为啥其他车企熬不到水到渠成,或者连摘桃子的机会都没有?一是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像高适一样勤学苦练,恪守初心,而不是习惯吃软饭,习惯纸醉金迷。二是要开放包容,不能老是一副骄傲小公主的样子,要看到时代变了,因为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
时代长安是长安与宁德的合资公司,宁德与其他车企也有类似的合资公司,但不同的是时代长安生产的电芯是长安自己研发的,还取了个名字叫做金钟罩,已经在加速研发半固态,固态和金属电池了。
这是朱华荣,11月27日,在泰国曼谷的长安东南亚品牌战略发布会上,他用流利的英文向当地人介绍说:长安成立于1862年,距今161年,长安的首任ceo是英国人马格里。
这就是长安,漫长的发展历程历经坎坷与波折,所以学会了谦虚和包容,但刻在骨子里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像高适一样,终成一代名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