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没有停息迹象;开工率仅有50%左右;融资困难;海外市场面临贸易壁垒……
在新能源汽车攀登到前所未有的高点——市占率突破40%,向50%发起冲击之时,最为核心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却在“过冬”。
没有人的日子好过。曾经以动力电池界“新势力”形象崛起的蜂巢能源,同样也在咬牙坚持,不仅撤回了IPO申请,并且采取了调整组织、稳固基盘的战略。好在,销售和营收在改善。
7月4日,蜂巢能源举行了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会上,蜂巢能源董事长、CEO杨红新透露,2024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合计出货量将近10GWh,同比增长高达150%以上,营收接近70亿,同比增速高达110%。
展望2024年,蜂巢能源预计出货量将达到23.5GWh,同比增长120%。
没有资本市场“贴秋膘”,蜂巢能源靠什么扛过“严冬”?又如何在动力电池这个技术迅速进化的领域保持长期竞争力?
01
怎么活下去?
面对全球合作伙伴,杨红新保持了一贯的直率:
今年以来蜂巢能源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去年12月份IPO的撤回到去年亏损,到今年我们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调整的力度、幅度是非常之大。
他演讲主题也很直接:
“我们内部是如何看待行业?如何看待竞争?自身该怎么活下去?”
当前的动力电池行业,杨红新给出了几个关键词:产能过剩、融资困难、价格内卷。
而且,这三个问题,几乎无人幸免。包括价格战,“连老大开始卷价格的时候,整个行业都带动得不得不卷。”
展开全文
但他还是看到了三个行业变化。
第一是海外市场;第二是PHEV和增程市场快速增长;第三是纯电的800V平台逐渐普及。
对应地,他看到三个机会点:第一,快充型电池;第二,非插电混动车型的动力电池;第三,储能电芯。
关键还是怎么活下去。
杨红新的对策是:
蜂巢能源2024年的总基调是稳固基盘,聚焦经营,同时坚持创新。
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业务聚焦,“我们要做业务瘦身,我们砍掉了很多业务和组织”。
第二降本增效。“我们制定了全年14亿制造成本改善的目标。”
目前,蜂巢能源的降本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制造成本我们下降40%左右,人工成本下降了15%左右。”杨红新说。
怎么实现的?
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技术中心主任张放南介绍,蜂巢能源从电芯和电池包双管齐下降低成本。
电芯层面,负极原材料采用三维多孔原材料降幅超过15%,隔膜采用高强度复合涂层技术,成本下降25%,盖板采用极柱冷镦、和极简盖板,成本分别下降5%和15-20%;在电池包层面,通过辊压钢代替铝型材,成本降幅10-30%;水冷板用激光焊代替传统的钎焊,成本下降15%以上……
杨红新还透露,蜂巢能源定下目标,EV的PACK成本要低于0.4元/瓦时,明年必须实现。
第三是提升质量。“由于我们新产线、爬坡产线还是太多,初期的质量存在不稳定的现象。……我们要让设备的综合良率达到96%”。
第四是技术创新。杨红新坦言,本轮瘦身中,研发组织在缩减,但是研发的任务在增加,也就是要提高研发效率。
在动力电池的艰难时刻,企业既要考虑短期存活问题,还得考虑长期竞争力,对于蜂巢而言,确实艰难。好在从上半年数据来看,蜂巢能源大幅减员的同时,营收还增长了一倍,可以说初步度过危机。
02
全系快充
要活下去,首先还得有好产品持续推出,持续热销。
蜂巢能源这次,还推出了4款新品,全部都具备快充,乃至超充能力。
张放南代表蜂巢发布了新产品。
首先是短刀铁锂800V 5C超充产品。其容量达到145Ah,188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会在今年底正式批量生产。
基于这一电芯,可以做到系统电量80-100度电,支持纯电汽车提供长续航+超快充兼具的性能。
第二款产品是三元800V 6C超充电池,能够在5分钟补能500-600公里,充电1分钟行驶100公里。它支持电池包做到100-120kWh,最长续航能够超过1000公里。
相对于铁锂800V 5C,三元这款适合更加高端的纯电车型,提供更长续航和更快补能体验。
第三款是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产品。
龙鳞甲是2022年蜂巢发布的电池包技术,兼具续航、成本、安全的优点,当时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次则是三元。
该产品的能量密度250瓦时/公斤,峰值的充电倍率4.2C,快充循环大于2000次,在2025年中旬正式量产。
这一产品适合高端插混、增程车型,因为它支持55-70度电电池包,最高带来300-400km的纯电续航,和不少纯电车都可以相提并论。
在此基础上,其成本还能下降5%以上。
另外,由蜂巢短刀电池组成的龙鳞甲电池包,结构也更契合插混车型,因为尺寸合适,能够有效避开排气管,做到高集成、高电量。
第四款产品是半固态电池。蜂巢能源这款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并没有非常好,做到了266瓦时/公斤,但兼具2.2C快充,比上一代提升了40%,循环寿命1800圈,比上代提升了10%。
这款半固态产品,相对于三元电池,竞争力还是体现在安全性。在电池包针刺实验中,这款产品能做到无热蔓延,10min内相邻电芯温度都降到100℃以下。
根据张放南的介绍,2026年左右,蜂巢将推出下一代半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2028年左右推出全固态电池产品,密度达到400wh/kg。
在当前动力电池价格战打得正酣的时节,成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除了新品,蜂巢能源更重要的产品战略,依旧是坚持大单品策略——用少数几个产品型号,来实现规模降本。
蜂巢短刀系列产品
最近一两年,蜂巢能源打造了3款短刀、2款VDA尺寸的电池,能够覆盖插混纯电续航100公里-300公里,纯电400伏到800伏,电量30-100kWh全里程。可以说,这5款产品基本能满足当前乘用车市场全部需求。
张放南介绍说,这5款产品从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出货量占比超过60%,下半年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03
一直叠下去
在讨论电池行业机会时,杨红新还发表了四个“肯定有争议”的论断:
第一,短刀+飞叠这种组合是锂电池进化的终极状态。
第二,蜂巢能源的第二代短刀,是将来10分钟快充的最佳解决方案。
第三,第二代短刀电池是800V架构下的最优解。
第四,储能锂电池的未来一定是叠片。
蜂巢能源所有的短刀、VDA电池,都是叠片制造的。
一句话,叠片就是好,蜂巢能源也要一直叠下去。
蜂巢能源成立之初,就以叠片工艺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标签。相对于卷绕这一工艺,早前采用叠片工艺的企业很少,只是软包电池企业喜欢。像宁德时代、早前的比亚迪,基本上都是卷绕工艺。
叠片工艺在性能上明显有优势,只是此前在制造难度、良品率、投资规模等因素上,一直难以克服。
但是,通过近6年努力,蜂巢能源不仅将叠片工艺大规模量产,而且持续降本增效,已经可以和成熟的卷绕工艺相提并论。
张放南介绍,蜂巢能源第三代的短刀叠片技术,叠片速度已经从0.6秒提升到0.125秒,同时设备GWh投资已经低于卷绕,制造费用也已经比卷绕还低。
蜂巢能源叠片工位
在蜂巢能源的引领下,短刀叠片的技术已经有超过10家的电池企业跟随,包括吉利、广汽旗下自研自产的电池厂,以及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同行。
除了坚持叠片工艺,在其他创新技术和产品上,蜂巢能源肯定也得继续投入。这次伙伴大会,蜂巢能源还发布了5个研究课题,让供应商“揭榜”参与。
04
海外市场增长迅速
蜂巢能源出货量和收入增长,海外市场是亮点。
上半年,蜂巢能源海外客户出货量占比达到了28.6%。
策略上,蜂巢能源深耕乘用车市场,突破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市场。客户方面,蜂巢能源给法国斯特兰蒂斯和宝马mini都在今年开始大批量供货。此外,蜂巢能源还有WAE、卡特彼勒等商用车公司客户。
据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全素涵介绍,蜂巢能源2024年海外的订单有超过3.25GWh,另外印尼市场还有0.8GWh增量需求,预计到2026年海外的业务还会有明显的一个增长。
具体市场的机会,杨红新认为要仔细分辨风险。
“东南亚是个低风险的区域落地,印度还是个高风险区域,美国风险也很大,欧洲有很大的机会,但是欧洲全面进入到技术路线的重新论证阶段。”
杨红新说,原来坚定不移的欧洲笃定要做三元,现在有可能要重新审视,增大磷酸铁锂,增加HEV,这样会导致它原来的工厂建设配套原材料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
蜂巢能源除了直接供货海外,也在探索本地化生产。
蜂巢在泰国已经建立模组、PACK工厂,除了给长城配套以外,还在跟多家国外的汽车公司在对接。
在海外市场的助力下,蜂巢能源对于2024年和接下来几年的销量都比较乐观。
根据全素涵的分享,蜂巢能源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23.5GWh,增长121%,并以年复合30%以上的增速,在2027年达到65GWh的出货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