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尔的孙悟空》 作者:陈伟军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任蓉华
在我国积极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中国“蓝盔”已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关键力量。30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的足迹遍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征逾5万人次。作家陈伟军的长篇小说《阿布尔的孙悟空》即以中国维和部队的真实经历为蓝本,以一个非洲少年的视角,用独特、生动的细节和诗意的语言,深刻映照出“蓝盔”之下的中国力量,其中既有“挡住黑暗”的侠骨丹心,也有“点亮光明”的脉脉温情。
“阿布尔认得,那是中国维和军人的车队。车顶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已不知不觉间于他的心里埋下了一枚深情的种子。”12岁的非洲少年阿布尔在战乱、饥饿、疾病的阴影下成长,为了寻找多年前曾帮母亲看病的“中国妈妈”罗菲,他追逐中国猛士车并翻墙夜闯营地,认识了同为中国维和军人的黎耀、顾一平、孟伟等“阳光叔叔”。从误解到信任,从被动接受到积极改变,从播种希望到收获丰盈,非洲少年和中国维和部队之间的感人故事就此发生。
“孙悟空”是罗菲回国前讲给阿布尔听的,这也成了他的一种信念,每每遇到困难,他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七十二变该多好呀!”在阿布尔多次询问有关孙悟空的问题,并将“大闹天宫”的桥段反复讲述后,黎耀逐渐明白,他们来到这里不单为守护和平,还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孙悟空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神话形象,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带给这里的孩子们一种自信和勇气。为此,他和队员们组织了一个由中国维和军人、当地民众共同参与的宣讲队,巧妙地借助孙悟空的故事,传递给非洲孩子善良与爱、责任与担当、智慧与力量,为他们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筑起一道精神堡垒。
除了善良感恩的阿布尔,小说还塑造了一组非洲少年儿童的群像。譬如,勇敢坚强的“孩子王”维恩,他虽然尝尽了苦难,仍“选择让自己变成一棵向阳生长的大树,伸展枝叶去庇护更弱小的生命”;柔弱无助的小伊曼,她身边只剩下哥哥可以依靠,“摸黑出门而去,弱小的身影穿行在雨夜里,显得渺小而孤独”;热爱跳舞和画画的达卡等。
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再见“中国妈妈”罗菲的梦想,黎耀借助国内媒体,终于找到了那位化名罗菲的女军医,然而遗憾的是“她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原来,罗菲一直有严重的胃病,又在非洲大地上付出满腔的热情,环境的恶劣和忘我工作的辛劳侵蚀着她的免疫力,回国后没多久,病情恶化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罗菲的日记中,这些非洲孩子“是上天撒落人间的星辰,在苦难中终究会磨炼成钻石,散发出光亮。”
中国“蓝盔”,铁骨亦柔情。如罗菲、黎耀一般的中国维和军人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演绎着太多令人动容的事迹。作者在书中深情地写道:“当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再消沉于过往,而以一种积极开朗的姿态去迎接明天的阳光,那么所有的援助与支持就有了扎根并茁壮成长的生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