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摘要: 本文来源: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存绪的人生轨迹,就像一趟出发与再回归的旅程,从1996年那个偶然的选择开始,他就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

本文来源: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存绪的人生轨迹,就像一趟出发与再回归的旅程,从1996年那个偶然的选择开始,他就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求学归来的他回到兰大任教。

如今,高存绪已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事业深深扎根在兰州大学这片沃土,也不断激励着新一代兰大学子勇往直前,探索未知,就像他最初到兰大求学的那段日子一样,充满挑战、希望和梦想。

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高存绪在办公室

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

1996年夏,天气异常炎热,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高存绪,正在翻阅一张班级内反复传阅而毛糙掉色的志愿填报指南报纸。只是因为喜欢物理并觉着兰州大学的物理专业不错,他便毅然填报了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自此开启了与兰州大学的不解之缘。他并不知道兰州有多远,只知道兰州在大西北,并从在甘肃天水打工的发小口中听闻,“早上喝奶茶,中午吃手抓羊肉,周围都是大山”,也没有想到未来几十年他将会为这个选择“买单”。

离家前,令高存绪难过的是,受经济条件所限,父亲说:“我是不会去送你的,兰州得你自己去。”从山东省临沂市到甘肃省兰州市,全程近1600公里,乘坐当时仅有的绿皮火车需要三天两夜,二十出头的高存绪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和那一沓厚厚的学费,在火车的无数次停靠站中颠簸难眠。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山和隧道,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比起身体上的苦头,心理上的失落已经远远超过上大学的兴奋。

入学报到后,学校的一些做法让他感觉很温暖,让他在遥远的大西北体会到家一般的氛围,他清楚记得辅导员周莉箴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像大姐一样’为物理系刚入学的同学们悉心答疑解惑”,天南海北的同学像兄弟姐妹一样一起打饭、一起上课、一起自习。因为喜欢参加学生活动,高存绪担任了物理学基地班班长、物理系学生会副主席和兰州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组织各种活动拉近大家的距离,积极凝聚班级力量服务周围同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本科毕业后,高存绪留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薛德胜教授。当时薛德胜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纳米线的研究上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但氧化物纳米线的制作进展较为缓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高存绪毅然接下了这项任务。当时科研条件比较受限,互联网尚未普及,网络资料难以搜寻,想要查找文献资料只能在物理院资料室以及图书馆等纸质资料库进行借阅。新颖的研究方向与陈旧的文献资料的冲突并没有阻碍高存绪的科研之路,非化学专业出身的他东奔西走,借阅了很多无机化学书籍,一摞摞资料成为了高存绪的“左膀右臂”。

展开全文

“每天早上7点拿着饭缸先去实验室预置实验条件,趁着实验器械预热的空隙赶紧去食堂吃饭,一直到晚上11点多,一天最多可以做出10种样品”高存绪回忆到。经过半年的沉淀,实验取得成功,成果以SCI论文的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这给予了高存绪足够的信心,鼓舞着他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前行。

过往的经历浮上心头,高存绪笑着说:“读研究生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但与兰大的情、与科研的缘冥冥之中好像早就注定。”

“我们招你来,是值得的”

2002年,时任兰州大学校长、磁学与磁性材料著名专家李发伸教授和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薛德胜教授前往韩国科学院访问,带回了将与韩国科学院展开合作的消息。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和优异的成绩,高存绪顺利申请到韩国忠南大学攻读自旋电子学方向博士学位的机会。

初到韩国,高存绪表示“很震撼”。二十年前韩国的实验室已经能够综合式、区域化地摆放设备,高存绪可以独自一人负责并使用一台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磁性半导体薄膜,研究和提高稀磁半导体的居里温度和电导率。当时高存绪心想兰大将来如果也有分子束外延设备该多好。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提升,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2008年购入安装了分子束外延设备,实验条件大为改善。

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高存绪初到韩国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后来高存绪在德国Paul-Drude固体电子学研究所做博士后时领悟很深刻。“当一项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展,生活上也遇到一些不适应,可以说是最困难的阶段”“当时我很迷茫,我时常在反思我来这干什么?”这是留德第一年的感受。

德国导师Dr. Oliver Brandt的引导鼓励让高存绪博士后工作得以继续坚持。经过反复实验,高存绪在自旋LED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论文“一投即中”。这次成果给高存绪一剂强有力的“定心针”“要不我再多待几年?毕竟工作有点起色了。”这一待就是四年。最终,高存绪以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2篇Physical Review B、2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研究成果结束了四年的德国学习。

离开告别时,德国Paul-Drude固体电子学研究所负责人说:“Looking back now, it's worth hiring you.(现在来看,我们招你来,是值得的)”“这句认可消解了我在德国4年来所有的委屈。”高存绪感慨道。

“扎实、严谨”是高存绪在德国学习时吸取到的最好养分,Dr. Oliver Brandt每天坚持备份研究数据“即使这栋大楼被炸掉了,我的数据还在”,这种珍视自己研究数据的态度让他深刻意识到数据资料的重要性,也影响了高存绪的科研态度。

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高存绪德国留学期间

目前,高存绪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典型铁磁体和反铁磁体中的霍尔效应、磁电阻效应和电流翻转磁序的物理机制及其原型器件。在当下的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科学探索和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信息数据正在高速积累,如何存储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高存绪感受到,在后摩尔时代,与仅利用电子电荷属性的传统半导体器件相比,新型自旋电子器件具有高运算速度、低功率损耗、高集成密度和非易失存储等优良特性,而自旋电子器件有望“突破摩尔定律极限”并解决传统电子器件消耗巨大电力的焦耳热问题。

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高存绪在实验室

在谈及科研面临的挑战时高存绪表示,“科研本身就是探索未知。”“我们渴望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推进科研的进步。”在高存绪看来,未来需要致力于构建一个吸引人才的科研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

在实践中试错,在总结中提升

2007年,博士刚毕业的高存绪就萌生回兰大的想法,同时也收到继续攻读博士后的邀请,在导师薛德胜教授的建议下,高存绪选择远赴德国继续深造。在德的最后一年,他爱人十分焦急建议他抓紧找工作,他说:“不用找,我们要回兰大。”2011年,高存绪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入职兰大。

授课是高存绪进入兰州大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坦言,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自己更像是一座桥梁,将老师教导他的内容消化吸收后更新,选择合适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教学工作中,高存绪秉持“在实践中试错,在总结中提升”的理念。他认为,教学是需要时刻反思总结的过程,一个环节考虑不周便容易走偏。他习惯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举例理解物理学中的抽象概念,就像物理学中的“相”(phase)“照相机“啪”的一声定格,动态事物的一瞬间被定格下来,这就是‘相’”。

结合多年的授课经验,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学习,高存绪重新编写《固体物理学II》讲义,他直言这本书听上去很抽象,但它实际上就讲了一件事:一只猫以布洛赫波的形式穿过军训的人群。“将电子想象成一只猫,将原子群想象成一群在操场上军训的学生,这只猫如何穿过这群学生,这就是电子在原子的周期性排列中如何跑,这种跑法在物理学中有个专业名词,即‘布洛赫波’。”

“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我希望他们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最好能有一些创新。”“研究生的培养要锻炼他们对待科研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培养独立科研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导师,高存绪对于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用十分力的不要少于九分,我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将自身所学传授于学生,但至于学生发展的枝枝蔓蔓要靠他们自己,茂盛与稀疏也均靠自己。”

读研时年轻气盛感觉做学术好像也不难,现在看来认识很不全面

高存绪指导学生

认真负责是同学们对于高存绪老师的评价。与他朝夕相处8年的学生陈棚向我们分享了高存绪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高老师对课题组每位同学的实验进展都了如指掌,对实验室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也很操心。在实验的关键时期,高老师甚至会在办公室临时安家,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同推进实验,我觉得他挺不容易的。”

2018年,正在读研二的陈棚尝试发表自己的第一篇论文,面对审稿人发来的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陈棚感觉有些无从下手,“高老师逐字逐句帮我分析、修改”在高老师的帮助下,陈棚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篇文章的发表。

陈棚在高存绪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博阶段的学习,入职兰大做萃英博士后,聊起未来规划,他说“我以后也想留在兰大”,教书育人在此刻已然得到传承。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9615.html发布于 07-0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