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品味高雅的人,最近好多朋友都来问Sir——
这个好看吗?那个好用吗?
无论说什么,他们最后还是下单去了。
在这个网购狂欢日,盯着屏幕,各种倒数、秒杀……
好像在这一天,大家都变成“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人。
这个买买买的日子到来之前,Sir倒是想讲一个关于“不买”的故事。
不是Sir想说,Sir是被逼的……
因为这部片已经在后台,被N多人念叨了N多次。
好吧,Sir来还债了——
《小鞋子》
?????? ?????
它的经典程度,无需多言。
伊朗首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豆瓣10万+的评价,还有9.1的高分。
好于99%儿童片、98%剧情片
如此一部经典,却围绕一样不能再平常的东西——
一双鞋,还是破的。
电影开场,就是一个鞋匠在补鞋的镜头。
穿孔、引线,三两下填上裂口。
看完整个利索的过程,虽然鞋子依旧脏兮兮的,但总觉得它特别结实。
来取鞋的人,就是电影的男主角,小阿里。
鞋子的主人,是阿里的妹妹莎拉,但阿里却在途中不慎把妹妹的鞋弄丢了。
为了避免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替自己保密。
两兄妹为了瞒住父母,只能一起穿哥哥的球鞋。上午妹妹上学穿走球鞋,放学后匆匆赶回来让哥哥把鞋换上,再屁颠屁颠赶回学校。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每个人儿时都经历过的那些“不能让爸妈知道的秘密”——
感动了无数人。
一双旧鞋,对于阿里的家庭而言,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父亲拿着低微薪水,母亲大病卧床。
9岁的阿里,肩上的责任就像父亲说的——
你已不是孩子了,你九岁了
每天要等妹妹放学换鞋,差点因为迟到被赶出学校。
拼命学习考好成绩,把奖励的铅笔送给妹妹,以解心中愧疚。
得知跑步比赛季军能赢取一双新球鞋,哭着哀求老师让他参赛。
妹妹就更难过了。
在学校里,衣服、裤子,甚至头巾都统一标准。
要分清谁是谁,除了看脸,就是看鞋。
第一天上学,妹妹心里就近乎崩溃。
穿上不合脚的旧鞋,穿过直径不到10米的小院子——
打开家门那一刻,脸上就已经有了两道清晰的泪痕。
走到街口,面对涌进校门的同学,她停住脚步,看了看脚下。
犹豫之后,她快步走向校门,尽量让步伐看起来顺畅。
整部电影的基调,就像这几个镜头——
克制、平静,不把悲伤、贫穷放大。
要是偶像剧导演,99%会把镜头对准小莎拉的脸,把她走过院子泪流雨下的样子拍给你看。
而这部电影的灵魂,是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男主角和马基德·马基迪(最右)在片场
马基德·马基迪,如今可以说是伊朗国宝级导演,是他把伊朗电影带上奥斯卡舞台。
从处女作《手足情深》开始,马基德·马基迪就痴迷于儿童电影。
他的厉害之处,是奖项、票房齐头并进。
《小鞋子》:提名奥斯卡,同时创下当时伊朗票房记录;
《天堂的颜色》:摘下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并再次打破伊朗票房记录。
他拍的儿童片,故事都看似平常无奇——
但镜头却一点也不随便。
例如影片中两次出现的兄妹换鞋情节,画面就完全不同。
第一次,把镜头放在室外,光线明亮,空间宽敞。
而第二次,妹妹因为把鞋掉进水里而迟到——
镜头直接来到室内,色调变暗,空间也更有压迫性。
还有阿里和父亲进城赚外快的时候:
先是一个城市大远景,再慢慢拉近到两父子身上。
父子俩摇摆的自行车,和车辆川流的高架桥,格格不入。
马基德还有另一个绝招,喜欢用非专业演员。
每个动作、表情,都是演员的真实感受。
《天堂的颜色》里的盲人小正太,在演完奔跑的镜头后说:
那是我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越看越美,不是么?
而《小鞋子》中的两个小演员,也是从1000多个普通小学生中挑选。
小阿里上学迟到,被学校主任盘问迟到理由。
因为伊斯兰教的习惯,他每对老师说一句话,都要举起一只手指,代表“我说的都是真话”。
而主任每追加一个问题,阿里回答时,手就举得更低...
再低...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说谎越说越小声的样子吗……
所以,这部儿童片感动人的,绝不止儿童。
马基德在采访时说——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孩子们的世界搭一座通往大人世界的桥梁。
我们会在这些纯真的小人身上,看到自己。
看着两兄妹为传递一双破鞋,在窄巷中飞奔、穿梭。
即使家里没钱买新鞋,也不抱怨,而是凑在一起把旧鞋慢慢洗净,还开心地玩起吹泡泡的游戏。
这么单纯的孩子,单纯的快乐,让很多人“受不了”。
有人看了这部电影,想捐东西。
豆瓣网友@一一:我又想捐东西了。
Sir觉得,这样的观影冲动,绝不只是怜悯。
虽然影片展现了悬殊的贫富差距:富人住别墅,穷人睡地板。
但片子的穷人富人,都没什么敌意:穷人努力为了活得更好,富人也不会狠命压榨。
阿里父亲在帮富人老爷子清理完花园后,老爷子慷慨地给了他一笔不小的酬劳。
假么?Sir不觉得。
在Sir看来,《小鞋子》的儿童世界,传递的不是阶级差异,不是贫穷的压力……
它想说,无论贫富,只要心存希望,心灵就不会失衡。
影片的另一个名字,叫《天堂的孩子》。
仔细想想,这些孩子,穷归穷,但真的生活在天堂——
付出了劳动,你会获得应有的报酬;
跑得够快,就能参加比赛;
鞋子掉水里,有好心人帮你捡......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小鞋子》里没有人可怜、可恨。
无论穷富,尽管抱怨,他们都用尽全力变好。
而且满心相信会有一天,阿里父亲憧憬的一切都会实现——
买冰箱,买摩托,租个大点的房子。
看着看着,Sir也很希望,阿里爸爸能有一份永久的园丁工作,能开心地在花园里洒水、除草;
能努力赚钱,让小阿里可以尽情去争冠军,然后在领奖台上抬头、大笑;
妹妹能穿上合脚的鞋子,无论想去哪里,都可以开心地去……
能让这些成为现实的,其实不是一份工作。而是——
要心怀希望。
在中国,Sir也见过一个同样快乐的穷孩子。
《小鞋子》说的是鞋,这部电影说的是——
鸡。
与爷爷在农村生活的刘永喆,院子里养了一群小鸡。
他和爷爷每天给鸡喂玉米、苹果。
喂着喂着,居然喂出了感情。
他会给鸡鸡们(Sir想的昵称,没问题吧?)上“体育课”。
这个小盆友的故事,你看着看着,会不自觉的笑。
感觉一天的疲累都瞬间跑掉,不信你戳——
|视频长度:06分41秒|
明白了吗?
小盆友好好养鸡,其实是为了买一台手机,实现一个愿望。
而他的愿望很简单,就是“给妈妈打一个长途电话”。
Sir好希望他的鸡能茁壮成长,这些鸡也的确不负众望,因为它们个个是好鸡,生活习惯特别好——
从育苗、喂养到出栏,全散养、吃水果、树上睡。
怎么样,这是不是一个特有关怀的公益项目?名字也好记,叫:
“扶贫跑步鸡”。
这是京东在国家的电商扶贫口号下,在河北武邑县的试点项目。
如今京东生鲜联合腾讯公益发起——
捐步数,赠鸡苗。
1000步起捐,每累计10万步,贫困农户就会获捐一只鸡苗,让他们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益。
相信Sir,你的这份支持,对你、对孩子,都好——
你能吃到健康,留守儿童“刘永喆们”也能把鸡卖了,去买手机、复读机、计算机.......
不,其实他们最想要的……
只是跟在外打工的父母,好好聊个天。
就像《小鞋子》的结尾。
小阿里用尽全力跑完比赛,夺了冠,可他却很沮丧。
因为,冠军的奖品是运动服,季军的奖品,才是他想要的运动鞋。
他失落地把磨破的双脚浸在池里,埋头苦思。
旁人是不会理解他的苦恼的。
只有小金鱼慢慢簇拥过来,在伤痕累累的脚丫周围游着。
孩子的愿望,就是这么淳朴。
最合适的,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
你会不会也想起,曾经那个有点笨、有点傻的自己呢。
但,也就是那个自己,找到过成年人找不到的幸福,不是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