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电影?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个答案。所以以下都是主观评判,非常主观,如果有与落雪看法相悖的可以底部评论,觉得落雪说得对的,麻烦点个关注。
2017年,王宝强凭借一部《大闹天竺》杀进当年春节档,虽然豪取7.56亿人民币的票房,但是该片的口碑却可谓惨烈,豆瓣12万人为其打出了3.7的低分。并在次年的金扫帚评选上,王宝强一举夺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奖,也是唯一一位前去领奖的一线演员。
自《大闹天竺》以后,王宝强就不再做导演,直到2023年暑期档上映《八角笼中》。
电影《八角笼中》改编自2017年四川成都的“格斗孤儿事件”,电影一经上映,就以其强烈而真挚的感情,以及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本片在没有太多大牌演员加持的情况下,一举拿下22.06亿的票房,并在豆瓣上有26.4万人为其打出了7.5的高分(发稿时已降为7.4)。
豆瓣高赞用户直言:“一部有劲的现实题材好电影,看得扎心。”
“带着一群大山里的孩子冲出八角笼、打出一条逆天改命的血路,既有类型片基因,也有下沉市场抓手,并且王宝强自己就是最好的底层逆袭的代言人,能让大众信服。”
“不得不由衷感叹:王宝强演戏真是天才!”
展开全文
除了有大量的赞扬以外,本片也毫不意外地收到了大量的差评,让本片成为了一部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都非常矛盾的一部电影。
“真诚的平庸之作”
“类型片八股文,情感铺陈欠缺,人物动机匮乏,表演稍显生涩,煽情强给,药神式转折,摔爸形式皮毛,故事线只开头不挽结,细节完成度低。”
以落雪的个人观感来说,本片对于穷的认知非常深刻,导演通过电影其实不是想去谈论穷,而是想去赞扬做好事的人,以及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善良、习惯慷他人之慨之人的愤慨,整部电影情感非常浓烈。但电影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缺陷,导演有很多话太想通过镜头述说,也就导致故事主线并不清晰,戏剧冲突不够,并且还有一些细节上的BUG存在,尤其是脱离现实以后的虚假部分。
落雪评分:7.5分
观看建议:强烈推荐
1、慷他人之慨的“圣人”
不管是看影评,还是看豆瓣的短评,落雪发现,似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穷,都在讨论“石子再怎么用力,最终也还是会沉入水底”的命运不公。
可能是因为“穷”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也是唯一难以治愈的“恶疾”。
但是在穷以外,我想导演并不是想去探讨穷人的出路在哪里,而是想感叹在如浪潮一般的舆论之下,这些喜欢慷他人之慨的“圣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掐断穷人自救的道路还为自己的善良沾沾自喜。更为如蝗虫一般的“普通人”的自私与贪婪感到愤慨。以及无良媒体,忘记新闻人的职责,偏听偏信,吃着穷人的“血馒头”,还以为自己是在做好事。
通过这部电影,落雪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导演在愤怒,在不甘,更在无奈!
愤怒于人们的慷他人之慨,愤怒于无良媒体的刻意引导,更愤怒于所有人的落井下石,当蒸蒸日上时所有人附和,当遇到危险时,所有人都在撇清自己的责任。
电影里有一点并没有讲述,那就是恩波格斗学校只收男生,不收女生,而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不全是这些人找到了恩波,而是当地ZF为了解决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问题,把孩子一批一批送过去的。而当恩波格斗社陷入舆论危机的时候,所有人都调转枪头变成了人民的守护者,讽刺吗?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导演的愤怒!
所以我们看到这部电影在影视手法上非常稚嫩,如果仅以电影形式来谈论这部电影,或许都不能叫剧情片,准确说应该是伪纪录片。导演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现故事的全貌,对那些慷他人之慨的人予以反击。
这些人通过只言片语的了解,就去否定别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善良,他们看到了恩波格斗靠孩子们赚钱,可是却从来没有看到恩波是如何让孩子们靠着格斗,最终慢慢走出贫穷的。他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所有人,但是如果让他们花钱去救助贫困儿的时候,又有几人愿意掏钱呢?10年、20年、30年的付出,有几个人愿意呢?
电影《私人订制》里曾讽刺道:“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会把它捐给更需要的人,如果我有十万,我却不会捐了,因为十万我真有”。
与民众脑子一热的喜欢当圣人不同,造成电影中悲剧的原罪,其实是无良媒体。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但真正能被称为新闻记者,甚至是新闻平台的人或平台却越来越少了。他们不在乎事件根本,不在乎报道是否片面,只是单纯的喜欢流量,在他们眼里流量就是鲨鱼闻到血腥。
尤其是再对比如今的“大流量时代”,他们不仅会歪曲事实,甚至更会刻意制造假新闻,去为自己博取流量,而这就是时代的悲哀。
其实与自媒体追逐流量相比,更为可怕的是事件中的官方媒体,因为自媒体“无知”。至少没有系统而专业地学过新闻学,新闻“真实、及时、全面、客观”的几大特征他们并不懂。可是官媒懂啊,官媒的记者应该知道啊,为什么他们都只是片面的报道呢?甚至连对孩子的采访都没有,也没有了解过他们去了以后与以前的变化,何其敷衍的报道。
我们从不反对媒体监督,那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时代发展为普通人带来的发声渠道,可是如果连专业媒体都只报道流量所需,那么媒体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触动人心,喝散伙酒时王宝强愤怒地说道:“我把那些孩子带出来,报纸上说了几句全部送回去了,老子累了,不想干了”
是的,这些所谓的普通人就像蝗虫一样贪婪地啃食着人们的善良,他们觉得把孩子送去学格斗就是去占便宜,如果没有便宜可占的时候就会快速撤离。他们不知道格斗辛苦吗?不知道自己孩子前后的变化吗?
很多时候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斗米恩升米仇就是现实,当别人落难时竟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男主说情,人性如此。
所以说,与众多人分析的贫穷,格斗是贫穷的出路相比,导演其实并不太想讲贫穷,而是贫穷下折射出的人性阴暗,以及对善良、仁慈的颂扬。所以通过电影能感受到导演的愤怒、不甘,以及满满的无奈。
2、寡淡无聊的故事
如果不是本片原型故事丰满,那么本片一定会比现在无聊无数倍,从风格上来讲,本片就不是一部传统的剧情片,准确说是一部带剧情属性的伪纪录片。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而纪录片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过于平淡。整部电影没有起承转合,也没有所谓的高潮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导演拍摄过程中的游移不定,导致了本片主线剧情的飘忽。
一方面,导演想解读贫穷,想告诉大家努力拼搏就会有好结果的故事,所以电影中有非常多对于贫穷的展现,更有苏木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冠军,实现了人生跃迁,从贫困的泥淖里摆脱的故事。而这一段就有非常严重的《摔爸》属性在。
但问题是导演并不想讲这个故事,他始终有一股愤怒,始终想把内心的怒火释放。所以他在另一方面又将电影的主要镜头放在王宝强主演的向腾辉身上,而为了更真实且全面的呈现孤儿格斗事件的全部,所以会尽量减少刻意的故事编辑。也就导致本片其实就是一部伪纪录片。
因此本片在故事性、商业性上其实非常欠缺,没有所谓的大高潮来让人们积聚了整整2个小时的情感爆发。也没有如《我不是药神》一样的极致反转。
就是在非常真实、平缓且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过去发生的故事,甚至于导演都没有像诺兰或宁浩一样,在蒙太奇手法上下苦功夫,通过剪辑,以及对叙事结构的调整来增加电影故事的可看性,强行为观众制造高潮点。可参考诺兰的《星际穿越》、宁浩的《心花怒放》。
并且本片更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把支线故事当成了主线故事来看,都在期待《摔爸》的剧情,都在感叹贫穷的艰难。
可惜!
当然本片除了故事感不强以外,其实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硬伤,或者说呈现上的不足。
3、逻辑硬伤
本片的第一个逻辑硬伤其实就是向腾辉的砂石场,现实中恩波是一个退伍军人,且是一个私企老板,而电影里向腾辉家里贫穷,自己出狱后开了一家砂石场,钱是哪里来的呢?
还有扎轮胎,报喜不报忧的明信片都过于虚假了。同时,受伤一年多的腿经过治疗以后不仅恢复如初,甚至还能打比赛,不是说拖得越久,恢复的可能性越小吗?(所以最后夺冠是假的)
而电影里的武打动作和最后的综合格斗真的是太水了,王宝强会武功不假,但是观赏性动作设计和真实打斗有很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观赏性打斗会尽量抹平,或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来取得胜利。
比如苏木最后的决赛,他都已经被打成那样了,在各方面都欠缺的情况下,最后竟然赢了,赢得毫无征兆、毫无逻辑。比如霍元甲打俄国大力士,在强大的身体差距上以四两拨千斤,专打柔软的关节处来解释,这就是解释得通的。
另外,苏木最后参加的这场比赛且获得地冠军就很有意思。
最后的比赛可以看作是导演向剧情的妥协,也可以看作是导演对美好的期望。不仅是因为在现实中恩波格斗并没有获得冠军,更在于本片的赛场的色调为黑白。
落雪看到豆瓣高赞评论说:“锐利的黑白影像兼具迷人和恐怖,血污,汗水,隔着铁笼的特写,创造了不屈的意志能战胜强大对手的英雄幻觉。”
错!其实黑白色调即说明最后的一场大战是假的,是向腾辉的幻想,也是导演对穷人逆袭无奈的支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导演就用色彩来区分回忆与现实;在《英雄》里,张艺谋也是用黑白与彩色来区分现实战与意念之战。毫无疑问,《八角笼中》也是这样,否则苏木夺冠时,向腾辉不会如此地冷静,甚至有几分萧索。
为什么导演要准备一场虚假的胜利呢?
因为穷人需要成功来鼓励,电影需要正能量来结束;更是王宝强对“圣人”、记者、家长、当地ZF发出最后的怒吼,如果他们哪怕公正一点点,那最后的夺冠就不是幻想,而是真实了!
截至目前,今年只有《保你平安》、《八角笼中》得到落雪强烈推荐,《铃芽之旅》、《消失的她》与《流浪地球2》、《封神》、《孤注一掷》得到落雪毁誉参半的评价,而今年可看的电影有《毒舌律师》、《宇宙探索编辑部》、《不止不休》,没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觉得落雪说的还有几分道理的,就请转评赞,随便给一个,想从不同维度了解一部电影,想看好电影的话,麻烦大家关注落雪,谢谢!
上期推文推荐:长点骨头吧,中国人!
上期推文推荐:收手吧,求求《封神第一部》别再营销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