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和江德华这对姑嫂在青岛初见面时,可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后来,江德福不得已还让妹妹回了老家。
为此,邻居王秀娥曾抱怨了安杰好久。
可是,当安杰怀了双胞胎后,江德华来到海岛上时,这对姑嫂为何相处的十分融洽,再从未打过架?
客观原因:
需求程度不一样。
在青岛的时候,就算江德华不来看孩子,安杰也有其他的选择。
比如,安家中一直用的仆人,就可以帮助安杰解决各种燃眉之急。
比如,江德华突然走后,安杰还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
所以,安杰在青岛能够接受江德华,完全是看在江德福恳求的面子上。
换言之,就是安杰在施舍善意,在帮江德福这个苦命的妹妹脱离村里的环境。
展开全文
可到海岛上的时候,安杰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就算她再有能力,也无法又上班又照顾四个孩子的。
而且,江德福从内心里还希望安杰不上班,能留在家中照顾孩子们。
这一点,才是安杰最担心的。
因为,安杰可不想一直过着家庭妇女的生活。
哪怕是当孩子王,安杰也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安杰喜欢自己的头衔是安老师,而不是司令夫人。
在各种生活压力面前,江德华便是安杰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当得知安杰又怀孕了的时候,连一向吃苦耐劳的江德华都喊出了那句:“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
可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还要看年幼的孩子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可以说,如果没有江德华,就没有安杰喝咖啡的休闲时光。
葛老师一直都羡慕安杰的生活惬意。可这份惬意里,一半是江德福守护换来的,一半却是江德华的劳作换来的。
江德华和安杰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给安杰接生孩子的时候,就算再着急,江德华都要坚持把手消了毒,气得王秀娥直跺脚。
可这时候的江德华,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多此一举。
就算面对王秀娥的讥讽,江德华也毫不动摇。
由此可见,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安杰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江德华很多的生活习惯。
所以,江德华来到海岛上的时候,安杰自然没有初见她时那么别扭了。
再说安杰。
安杰从来到海岛上,无法忍受水缸中有残留物,到可以与张桂英和江德华在房上放屁。
安杰的这些改变也是两人不再有矛盾的关键。
安杰来到海岛上,接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她和江德华便有了和睦相处的基础。
因为,周围都曾安杰极为看不惯的“农村人”。但又恰恰是王秀娥、张桂英这些朴实的农村人给了安杰最真挚的关怀和照顾。
从王秀娥热情地邀请安杰吃饼,到张桂英直接挑了两桶水进屋,这些行为都在一点点地击散安杰的旧有观念。
人要想更好的生存,就要学会适应环境,并与环境中的人或事和解。
安杰也不例外。
被王秀娥和张桂英感化后的安杰,自然能与江德华越走越近了。
除此之外,安杰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事的方式也变得智慧了。
江德华把老家的亲戚引到家中“打秋风”。
江德华的这一举动,要是放在青岛时,安杰早就火冒三丈了。
但这次,安杰只是借着女儿江亚宁的嘴,说出了江德华写信让老家人过来的真相。
随即,安杰又分析利弊,让江德华明白弄来这些人给家中添了多大的麻烦。
还有,就算老家的邻居们,已经把家里闹的乌烟瘴气,安杰也没有出来阻止。
直到江德华被老家人当面侮辱,安杰才站出来为江德华撑腰。
如此这般操作下来,安杰既达到了赶走了没有“打秋风”的乡亲的目的,又维护了江德华在乡亲中的尊严。
这样的安杰,是不是比当初只会拉高嗓门喊的时候,聪明了好多呢?
可以说,江德华还是那样的直脾气,却愿意在安杰面前认错了。
海岛上的安杰,还是那样的精致挑剔,却学会迂回的解决问题了。
杜甫: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如何必先同调。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如何必先同调。
其实,江德华与安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江家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希望双方都过上和睦的好日子。
在这样共同努力的目标下,这对姑嫂便没有什么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所以,后期就算江德华和安杰也发成了几次争吵,但都是转头就忘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