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也可以换一种说法:艺术是浓缩后的生活,生活是稀释过的艺术。
从2012年到2016年,用了5年时间,刘元强团队和他的桃本桃扛着困难和质疑,一路坚持到现在。
在此向每一位给予桃本桃支持和帮助的同仁以及我们的顾客诚挚的说一声谢谢。是你们的认可,让桃本桃的路走的更平坦了一些。
思绪酝酿了半个月,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想和大家真正聊聊。
今天没有故事,没有创业维艰,没有血汗辛酸,斗胆聊一聊一个让我望而生却的话题,关于艺术。
甜的反义词是什么?咸,辣,或者酸?是苦。
小时候吃过糖精的人就会有这种感觉。糖精粒放在口中,味道苦涩无比,最苦的中药也不及糖精那么苦涩。吐掉之后,嘴里的味道由苦变甜,苦涩逐渐消失,甜味变得浓郁,就像含了一口白砂糖,那种感觉来的真真切切,让人记忆尤深。
说到艺术,就不得不提到梵高,说起梵高,就不得不得不提到他那副广为流传的名作《星空》。
《星空》梵高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有一个更清晰的对比,下面是随手在网上搜索的一副油画。
《蓝色的夜晚》作者:佚名
假如要让我们做一个选择,你更喜欢哪副画?不考虑价值因素前提下,我想90%的人更喜欢《蓝色的夜晚》。因为它更写实,更好看,更容易理解。
但很明显,在艺术领域对于梵高《星空》的评价更高,用钱来衡量的话,它具有高达上亿美金的价值!
也许初次看到梵高的《星空》会疑惑为什么是这样子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幅图片做一个简单的展示。眼睛专注盯着圆心30秒,再看《星空》会发生什么样的神奇反应?
不仅如此,我们用数字科技对油画稍作一点处理之后,你会惊奇!
随着摄影器材和数码暗房技术的发展,延时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摄影创作形式受到摄影师的热捧。他们将相机固定在一个位置,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照片,然后使用图片叠加技巧创作关于星空的照片。
上图是摄影师Vincent Brady在蒙大拿国家冰河公园拍摄的星轨,与《星空》相比堪称神似。
梵高要表达的《星空》
迤萨拉星晨 杨渝/摄影
延时合成摄影最终的成品往往效果惊人,让人自然地想起《星空》中梵高的用心在此!
梵高已经在给自己的弟弟,“文森特·梵高”的信件中做过说明: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亲爱的提奥》
但无奈当时的人们是无法理解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梵高,在37岁开枪自杀。一生穷困潦倒,不被世界认可。
在他生前也只卖出过一幅画,但他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让世界为之疯抢。
1987年3月30日,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
1990年5月15日,“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收藏家。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
2014年11月4日,“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被华谊兄弟王中军以61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77亿)拍得。
画被追捧,但荣誉和金钱,和生前的他早已无关。他的生命中只留下了冷漠的世界和穷困潦倒的岁月。
几乎同一时代,与梵高齐名的毕加索,则幸运的多。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
2016年6月22日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拍得43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2亿元)的高价。
以上价格只是参考,不否认资本对于名著的炒作得商业目的,但就艺术高度而言,这些作品无疑是人类最伟大作品。
如果说梵高画出了“时间”,那么毕加索就是画出了“空间”。毕加索也曾坦诚,创作手法的灵感来自于东方。我们先看一张画。
这张画完全不符合现实眼睛看到的“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但绝对是比眼睛看到的还要真实。画家完全还原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从人物到细节,无一不体现着作者的匠心与功底。
细节我们不展开讨论,为什么说他闭眼睛看到的还要真实?如果不相信,请动手简单侧量一下桌子的边长,再测量相对一边的长度,看看是不是完全相等?
为什么古人要这样画呢?很简单:因为艺术源自生活。
绘画发展的初期,更多不是因为艺术,而是被当做一个信息载体。为了传达更多的信息,画面就需要尽可能多的还原真实的场景。当他画一张桌子,画者就要原原本本的将桌子的真实画面全部画出来。也可以这么理解,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作画者站在不同角度,将不同角度全部观察一遍以后,将这些角度完整展现在一副画中。这样才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将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这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叫做“散点透视”。
下面两幅截图最能说明问题,
上图是焦点透视法,从一个角展示画面,符合我们眼睛看到的近大远小画面,但信息很少。
第二张是散点透视法,从三个角度展现了床榻的细节,包含了三个角度的信息。
理解这些再来尝试欣赏毕加索的名画《戴帽女子》
《戴帽女子》,2013年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以1700万高价拍得
毕加索的创新性在于, 他用镜子来表示人物的不同侧面。他是如何颠覆传统的视觉经验来达到多维地描绘人物的呢? 理解了东方绘画思维中的典型结构表达手法,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 毕加索绘画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与东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毕加索不仅继承了西方古典艺术的法则, 而且深刻地研究了非洲艺术、埃及艺术和东方艺术中所包含的空间观念和结构方式。他打破了传统绘画对艺术家们的束缚, 以全新的表现手段完成了现代绘画的视觉革命, 突破了定点观察的约束,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立体主义绘画。
虽然,这些解读仅仅只翻开了大师艺术造诣的冰山一角,但足以将将我们领略到艺术领域的高深广袤。
其实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柴可夫斯基
青春期我们迷恋的流行歌曲大多简单直白,旋律简单,节奏强烈。听得多了,我们渐渐对追求唱功和气息技巧的蓝调、乡村音乐有了一丝兴趣;当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逐渐深入后,才发现歌剧和现场交响乐才是真正的天籁。
从莫扎特到网络歌手,他们的受众群体也会以金字塔的形状分层叠现。
无论是梵高的《星月夜》、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他们不可能被大众喜欢、迷恋、追捧、疯狂。因为他们天才一般的艺术造诣下,作品已然成为提纯后的“糖精”。第一口尝试,一定是苦涩不堪的。但吃了无数最甜的糖果之后,恍然大悟,浓缩的甜会逐渐转变成苦涩,我们理解的甜,不过是经过无数倍稀释后的一小部分。
现实的艺术就是这样。像波浪式一层一层展开影响我们生活的,一个画家的作品先影响了当代行业先锋,行业先锋再逐渐影响到设计界,设计界影响到时尚界,时尚界影响到普通大众。
桃本桃“水蜜王子”
就像,初尝桃本桃的朋友,会惊叹桃子的甜;
老顾客会对桃子的层次分明的果肉香气赞不绝口;
而那种清澈的美好,和咬下桃子一瞬间脑海中明朗的画面感,才是桃本桃真正的灵魂。刘元强一直在坚持的,只是把桃子原本的味道还原出来。天然的桃子,本来就是这个味道,也应该是这个味道才对。
如果桃子原本的味道没有变,为什么我们反而会不认识了呢?或者说,那变了的,又是谁呢?
(完)
扫描二维码 个人咨询
长按二维码 商城订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