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雪山飞狐》,特喜欢凤飞飞的《追梦人》。偶有一天,听邻家大哥用笛子吹这首歌表白成功。于是我也去自学笛子,勉勉强强弄明白了这个乐器。
后来与古筝结缘,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古筝元素,大都错漏百出。比如放反了、坐错了、弹错地方了等等。而大部分出现笛子的画面中,仅仅都是在“表演”,莫论指法与气息。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民族乐器只是道具而已。无他。
后来《越光宝盒》上映,黄渤演的周瑜,怀抱古筝怒玩摇滚。孩子的古筝老师差点炸了。我当时也有点炸,不过随之释然。剧情或电影需要,导演无需考虑我们对古筝的感情。
来,大家一起炸
旬前去看《百鸟朝凤》,观众极少。几个姑娘应该是扬大音乐学院的,开演不久后一对年过50的夫妻进来,偶有言谈,先生是吹唢呐的,妻子是唱扬剧的。加上我,七人尔。
没看过预告,心里也是惴惴地。陶先生演没有问题,但是吹呢?吴导已经不在了。讲传统文化,讲唢呐,“吹”是第一要素。电影拍得挺久,但实际学习和练习的时间能有多少。讲真,我挺担心的。
但陶先生抓唢呐的姿势,让我立刻就放下心来。指尖扬起又落下,错落间韵味扑面而来。自然放松的状态,一览无余。
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穿戴整齐出门,而且一定要用胶水把眉毛顺一顺。因为他眉毛特别长,不弄好,很容易随风飘荡。次数多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要穿这么整齐啊,是不是去相亲。爷爷说你太小了,都不知道相亲是什么意思。我是去坐柜子。
坐柜子,家乡话。红白喜事时,堂上记录往来宾客及礼单的那个执笔之人。
后来爷爷生病,我的字初露峥嵘,在爷爷的指导下,16岁的我,穿戴整齐,桌子上摆着笔墨,坐在那里等乡亲上门请,叫我“小先生”。
然后我就明白了,原来写字也是门手艺,可称字匠。
十多年后,爷爷在病床上,用浑浊的目光看着我,跟我说:
“勤琢心、蓄精神,则匠气尽去。”
很显然,吴导和陶先生,都是 “大匠”。传统文化在公众视线内出现的时候,保持其自有的规则,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笛子要多久才会吹?古筝的勾托又需学多久?不下这点功夫,靠“演”来表达民族乐器,娱己多过娱人啊。
匠者,有手艺的人。小到一个装木工工具的箩筐,大到匠(治)世、匠(教)化、匠成(培养)、创造。老祖宗造字用词,道理多多。
匠规,亦恒一道尔。循其规蹈其矩,传承与发扬并重。一匠一规,这里的规矩,其实是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浓缩出来的。
匠心,信仰之精华。
传统文化能否守住,主要在这三点。
现在的古筝行业,在社会变革中,结合市场经济和自身的努力,造就了一片蓬勃的景象。林子一大,鸟就会多。有人尽心尽力建设这个行业,也有逐利的人进来搞破坏。老百姓可能一时半会儿看不清楚,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
我信奉这样一句话:
“人的品味,来源于对更好的自己无止境的追求。”
意思是,你只要不断地提升自己,那些破坏者和你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直至自然淘汰。如果所有的古筝老师都这样,不,1/3就好、甚至只要1/5。这个行业的自然净化能力就会呈几何级攀升。
匠者,严谨与专业并重。
认识一个朋友、招一个员工,或者邻居家的孩子上大学,大都要问,学什么专业的啊?古筝老师是教古筝的,也算是古筝专业。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可以想1个小时后再回答。
“什么是专业?”不妨仔细想以想。
你的专业程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一个是弹。只有两个都优秀,你才能自称专业。否则也就是混口饭吃。那么我建议你换个行业,因为这事事关教育,教的是孩子。明明都是社会主义朝气蓬勃的小花朵,偏偏被你教成残花败柳。何以存世?
认真的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魅力。我是绘画+设计专业,我一看到认真画画的姑娘就走不动了。同样,每次看到王小平老师、成莉老师练琴,我都想丢下一切,坐在旁边静静地听到天荒地老。
如果古筝老师们一起认真,这个行业就一定是最好的行业!
我们再来聊聊“老师”和“教师”。
二者都属尊称,在古代,无论男女,皆可称之“先生”。先生表高才、高德、高艺等。建国前后,以“教书匠”为贬称,后逐渐消失。
老师,指的是教授知识的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给你正确指导的人。而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首要职责都是育人。
19世纪末,何临淑先生引西学入中国,将“教师的称谓定义为‘老师’”,沿用至今。
教师是职业,老师是称谓。
你呢?
所以,你的专业,首先是育人,其次是传授技能。
“坚守传承,以匠心促发展”是本文的标题,来源于中国古筝网的网站使命:“除了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推动古筝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百鸟朝凤》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次发扬;而唢呐和古筝,同属民乐。二者一大一小,一众一寡。电影里的故事,亦是给我们传达一种警醒。
古筝教师肩负的,育人与民乐,任重而道远。匠人易成、匠心难聚。陶先生年过60,为了演好角色苦练唢呐,这是专业和匠心的体现。书法与古筝,皆是以指传艺,借唐人张祜诗,与诸君共勉: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