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书写故土家园?这部非虚构被誉“西南乡村版的《人世间》”|当代书评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故土、家园、亲人是古今中外普遍、永恒的文学主题。作家、批评家李敬泽曾说,“中国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但中国农业文明延绵数千年,乡村作为所有人的根系所在,始终保存在我们的潜意识、文化构造中、情感与伦理结构之中。”在当下,如何更好地写出对父辈亲友永不消逝的思念,将如影随形、无从割舍的乡愁表达到位,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课题。
2024年春天,一本名叫《大地与尘埃》的非虚构作品,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新程以儿子身份切入,叙述长辈的平凡人生,写父辈颠沛流离中的坚韧美好。其中《大地上的母亲》写母亲,《父亲是一棵树》写父亲,《官渡》 写故乡,《道路尽头是茶园》写姑姑,四组文章真挚朴实,传达出作者对故园和亲人深切的思念,缓慢从容地叙述带领读者重返时间河流。作者带领我们细读一个平凡普通人家的生命史,看到了奉献与感恩、牺牲与救赎,看到了中国式亲戚间的互相扶持。这本书引发很多读者心声共鸣、催人热泪涔涔,被称为“西南乡村版的《人世间》”。
王新程的家乡在武陵山区酉阳一个叫官渡滩的土家族村寨。他们的村寨很美:有小河,有山坡,有森林。但出生于1969年的王新程的童年生活很苦,吃穿都不足。上学时,会把布鞋脱了,一只手拿一只,光脚跑到学校,进了教室才穿上。成年后的王新程当过乡镇干部、干过水利工程,曾任汉江水利水电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董事长等职务。2018年辞去公职,现为自由职业者。人到中年,他突然拿起笔写故乡的人和事,用情之深,文笔之好,给很多人带来惊喜。
母亲与大地
她长眠的地方,会长出新的庄稼、草木,新的悲伤和幸福
在一个男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往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善良、劳苦、忍耐、包容、沉默的母亲为王新程的生命奠定了生命、成长、进取的朴素基调。在《大地上的母亲》中,王新程满含深情写母亲,尤其是抓住母亲与土地之间的生命联系来写。
王新程刚参加工作时,父母陪他去单位报到。三人路过自家地边时,母亲停下来决定让父亲单独送,自己走进地里去劳动。王新程详细记录当时的场景,“那时候是九月,苞谷已经掰过,苞谷杆秆儿也已砍倒,束成捆,有的垛在地边,有的盘在棬子树干上。土地空了下来,也歇息下来。等白露一到,就下荞麦种,开始新一轮的耕种和收获。秋风起了,山里有些凉。风顺着沟头吹下来,浩浩荡荡吹到沟尾,满沟是波涛一样的风声。地里的棬子树、油桐树枝叶被风吹得哗啦啦响。风过了一阵,又来一阵。丝茅、野高粱、灌木伏下去,回起身来;又伏下去,又回起身来。我的母亲走进地里,风吹来时,她趔趄了几下,等风过去,才又站稳。土地一年四季被庄稼覆盖,只有这时候,才裸露了出来,满沟满岭都是板硬扎实的褐色。我一边走一边回头望,母亲在地里忙碌,暗黑色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成了指肚样的点在地里动来动去,最后,融进了无尽的褐色土地,看不见了。”
展开全文
多年以后,王新程母亲去世,有一年清明节,他回乡经过母亲半路拐进去进去劳动的那块地,“我把车停下,站在路边久久凝望着那片地,但不见母亲从地里直起腰来,也不见她抱着一捆稻禾从棬子树后走出来。官渡滩门前的桥上人来人往,我站在桥头,见不到她从人流里回过头来,笑着叫我的名字。我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也不曾看见她坐在门边的天光里,低头缝鞋、补衣、择豆、拣种……我坐上汽车开出家门,她没有在后备厢里装满糍粑、香肠、腊肉、青菜、萝卜、蒜苗、小葱。我习惯性地看后视镜,她没有站在路边望着我离去。大地接纳了她,再不打算把她归还我了。”
王新程记得,母亲葬礼那天早晨,“我们跪伏在她的墓穴前,看着一铲铲黄土纷纷落下,把她掩埋。大地接纳她的一位女儿回家了。这是人世播撒进大地深处的又一粒种子。从此她成为大地的一部分,与大地一起滋养和孕育,一同经历四季、雨水,一起承担耕种、收获,一起包容,一起忍耐,一起希冀。在她长眠的地方,会长出新的庄稼、草木,新的悲伤和幸福,以此养育一代又一代儿孙。”
与母亲相比,父亲往往扮演着一家之主的角色。在《父亲是一棵树》中,王新程写父亲坚韧、为人仁义,靠一身手艺养家糊口,行脚宽,见识广,但也专制、强硬、主观独断。王新程的父亲十五岁就丧父自此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家里还有四岁弟弟,两岁妹妹。 “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背影。他总是背着一个梁背,下了吊脚楼,走到河边,沿着河岸一直往下走,从不回头望一眼。母亲和我们立在院坝边,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河流的拐弯处,梁背上的帆布包也隐在河边的芭茅里,才默默回转身。”
亲戚间互帮互助
“姑姑是我的另一个父亲和另一个母亲”
除了写父母,王新程还专门写了自己的姑姑。“姑姑是我的另一个父亲和另一个母亲”。而姑姑家所在的“茶园”,是作者很多时候求助的“避难所式”所在。 姑姑在少女时代为了帮自己哥哥嫂子(即作者父母)带孩子,没上成学。她聪明、漂亮、能干。一位教师看上了她,上门提亲,专制的哥哥不许,强迫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生下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有残疾。姑父之后因故坐过牢,后又不幸遇难。姑姑和她的家庭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忍受与抗争、顺从与认命,几乎伴随姑姑一生。姑姑对娘家的奉献和牺牲,也几乎伴随她的一生。王新程以深情的笔触,回忆姑姑对自己的怜爱温柔,在姑姑遭受不幸时,他与姑姑相互体恤、肝胆相照。长大后,新程怀着真诚与愧疚,为姑姑一家做了很多事,反而让姑姑不安和局促,她只有怀着更大的歉意不断为娘家做事,作为报偿,以求心安。
△王新程
王新程的母亲去世后,不愿意跟子女到城里生活的父亲,在家乡没人照顾,作者再一次前往“茶园”向姑姑求救。姑姑变卖了家里的畜禽,放弃家里一切事务,搬回娘家照顾自己年迈的哥哥。“几十年岁月长啊,那些来到他们中间的人和事,有的已经退场,有的也去了远方。剩下这对兄妹,留在这个院子里,像是潮水退去,留在沙洲上的两条鱼,又一次相濡以沫。像从未经历中间的几十年。像祖父离世时,他第一次像父亲一样把她搂在怀里。那时候,她两岁,他十五岁。”
在《官渡》这组文章中,王新程写家乡官渡滩上更多的人事。开篇即以河流铺排开官渡的地理、风貌,写到慈祥的外婆,以及老人对外孙的宠爱。在《官渡》结尾,王新程写道,“我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里,每年都会回家几趟。如今,河水浅了,河里的石蹬少有淹没,河上却架了大桥,河两岸也高高低低起了些新楼。岸边的地里,还是长着谷子、苞谷、红薯、洋芋。水井还在汩汩流着。……”
作为读者的角度,虽然在为作者对亲人的书写感动之余,也能看到,他们身上也有难免的局限性或曰缺点和不足。比如父亲的专制、独断。这些人性的弱点,不是作者父亲独有的,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文学书写的价值之一也在于,让这些缺点被看见,也就有了被纠正、被治愈的可能性。
写苦难和痛苦,也写温暖和亮光
很多人读完热泪长流,但价值远不止于此
很多读者看了《大地与尘埃》也都忍不住热泪长流。豆瓣上很多网友评论“泪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让人泪崩的书并不少见。近些年来,不少非职业作家拿起笔来自己的家园、故土、成长史、亲人,出版成书的案例并不少见。很多也都写得非常感人,甚至忍不住流泪。但是《大地与尘埃》的价值不仅仅是赚人眼泪之外。它的价值还在于,给读者带来的是生命的启发和反思。比如王新程的父母作为普通老百姓,坚守自己朴素的价值观:做人有良知是第一位。比如王新程后来事业有成,但他面对家乡和亲友却一直保持谦虚、宽容、感恩的心,“无论走多远,年龄有多大,经历了多少事情,在本质上,我仍然是那个打着光脚杆、满脚泥水,倔强、朴素,又巴心巴肠的官渡滩男娃儿……我对我和家族曾经的苦难和艰辛,没有戾气。遇上了就抗争,走过了就放下。无所怨尤。”
王新程对自己的写作没有功利心,他说自己对故土亲人的书写,是一种私人行为,并没有贡献智慧见识思想的打算,这是个人的缅怀和纪念。如果说这些内容有一点社会价值,让朋友们读了能更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爱父母,这是意外的收获。“甚至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都没想过将它们公之于众。我当时最迫切的想法是,母亲的躯体已深埋于大地,我要用文字挽住母亲的手,免得时间久了将她淡忘、遗忘。我想通过文字,让母亲在儿女心中永生。 ”或许,正因为这份目的单纯、纯粹,更让作品显得真诚。
此外,让《大地与尘埃》在诸多写苦难往事的文章或者图书中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王新程在写艰难的过去,亲人悲苦的命运的同时,也写了很多温暖和爱,作者的情感抒发也有节制,不是大悲大鸣,沉痛得让人难以呼吸,让人看得苦到睁不开眼。在这本书中,悲伤与幸福,苦难与温暖都一个很好的平衡。
这样的书写也促使我们反观自己,对自己的父辈有多少感恩之心?对他们的生命历程有多少了解?如果我们提笔,该如何书写我们的父辈、家园?或者该如何从父辈的优点那里获得力量更好过好当下?
(图片由重庆出版社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