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回放)

牛哄哄导航 2024-04-05 175 0条评论
摘要:   今天的春节好像来的特别早,刚刚过好元旦,好像没有几天后,农历春节就要来了,而这一天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回家的日子人为了回到家乡,终将离开家乡。  但是越来越难抢的春运火车票,让回...

  今天的春节好像来的特别早,刚刚过好元旦,好像没有几天后,农历春节就要来了,而这一天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回家的日子

人为了回到家乡,终将离开家乡。

  

但是越来越难抢的春运火车票,让回家的路寸步难行。

六娃从春运开始,为了买到回家的春运火车票,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的办法,不仅三个手机抢票软件同时抢,还找了黄牛来抢票,沉迷抢票而无心工作。

可是到现在都没抢到。。。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悲催

自13年来到上海,已经是我第四个的返乡春节了。离家越来越久,成长的越来越快,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可是春运的火车票却越来越难抢。

要说春运票的难抢,大家都深有体会,今年更是难抢,热门路线的车票只要一放出来就是秒没。准点开始购票,明明眼看着有票,只要一点进去就是,“系统繁忙,请稍后重试”

当然包括六娃在内,这些打工者离家在外,也许只有春节才能有时间回去和家人团聚,穿梭在和家乡迥异的大都市当中,心头牵绊着的最多的便是乡愁,这种急切的乡愁让他们在抢车票时纷纷爆发了洪荒之力。

这种乡愁很浓,却又平淡且真实。

关于回家,要不要回去,怎么回去,这里面的滋味,好像是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会有的情绪

其实早在2011年,就有一部这样轰动一时的文艺电影描写着一群在上海打工的普通人,春节回家的故事

  

《到阜阳六百里》

(实际距离是六百公里,这里是为了押韵)

  

在豆瓣的评分也是达到了7.7分,作为一部小制作的冷门文艺片,靠分数可以秒杀大半投资好几亿的所谓国产巨作。

这部电影当时一出现就呈黑马之势,当时获得了大量的奖项

入围2011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荣获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女配角大奖,导演邓勇星更凭借此片获得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最佳导演,主演秦海璐荣获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双料最佳女主角大奖。

这就是女主角秦海璐。

秦海璐在六娃的心目中可以说是文艺片女神,虽从不曾大红大紫,但是她演的每一个小人物,都让我印象深刻

从《榴莲飘飘》开始,到《像鸡毛一样飞》,然后是《钢的琴》,她都通过自己真实而又深切的演技让观众记住了一个个本该平凡的女性形象。

从秦燕到方芳再到淑娴,再到这部让我最感同身受的《到阜阳六百里》中的曹莉。

2011年的六娃,大学还没毕业,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浓烈的感触,太过年少而没有体验过漂泊游子的生活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当时觉得这部电影太过平淡。

同样是发生在上海故事,它不会像某些电影一样,一上来就把人物塞进高大上性冷淡的玻璃房子中,处处洋溢着都市精英的孤傲气息。

也不会像某些电影一样,自以为是地描写着只属于自己眼中所谓真实的世界,面对苍白而又无味的都市生活独自高潮。

全片都在上海取景,但是陆家嘴这种高楼大厦的景致,那种属于大上海的标志几乎没有出现

现代化的陆家嘴,只在电影的开头出现了一帧,就匆匆略过。

全片的镜头基本都聚焦在偌大的上海中那平凡得不像上海的小角落里。因为对于无数在上海奋斗的小人物来说,可能这些角落才是我们真正熟悉的地方

从桥上驶过的载着曹俐回到上海的大巴车,这部电影的主要故事线也围绕着大巴车展开的

女主人公曹俐很年轻就离开了家乡阜阳来到了上海打工,随后去到深圳做服装生意,被人欺骗后生意失败,无奈又重新回到上海谋生,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

但是车窗外闪过的繁华街景依旧吸引着她

曹俐尽管曾经在上海打工,但是依旧还没完全融入这个城市。她真正融入的,只是这个城市里破败得无异于家乡的那些角落。

就像这样

  

  上海最普通的弄堂。

住着破败拥挤的阁楼。

繁华的上海好像和他们没关系,但是这样和家乡一样的角落,却让他们无比熟悉

而且是和自己的同乡谢琴挤在一间房。曹俐在KTV做清洁员,上夜班;谢琴做保姆家政,上白班。

于是,二人形成了颠倒的时差,而黑白对比,也恰恰暗示了曹俐和谢琴两人在各个方面的矛盾对比。

首先就是两人生活中的矛盾。

在阴冷狭窄的小阁楼里,两位感情深厚的老乡也不得不划线而治,互不打搅。

谢琴与情人偷欢时,曹俐刚刚从KTV下夜班

  

  隔着脆弱的薄门,还能听到两人的欢愉之声。

  

  还听到了男人对自己的轻蔑侮辱。

尽管谢琴积极为自己的同乡申辩,但是旁人的轻蔑已无法改观。曹俐虽然不忿,却依旧要抑制心底的汹涌,理性回避之。

然后,曹俐放在家里的手机和钱丢了,虽然电影里呈现给我们的是谢琴的男人偷的,但是在没有直接证据下,谢琴也没有想尽办法证明清白

而是选择直接自己把钱补上。

我想,谢琴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同情曹俐的遭遇,打心眼里想帮助这个在外无依无靠像女儿一样的后辈。

谢琴对曹俐复杂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的故事

曹俐和父亲有着很深的矛盾,两人相互无法理解,曹俐认为父亲不看重自己,也因此过年都从不曾回家。

而独自拉扯女儿长大的谢琴,懂得为人父母的不易,也知道曹俐的父亲是爱着曹俐的,便一直想开导曹俐接受父亲。

所以,二者情感方面的投射

  

其实一个是儿女,一个是父母,彼此深爱,却又彼此不能理解。

谢琴有如此感慨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她在上海每天辛苦奔波,

  

不过是希望自己和女儿能在上海生根落脚。

谢琴选择来上海,核心是为了女儿的上海户口,改嫁给了一个本地人,本以为自己和女儿能够从此扎根上海。

但是结婚后面对各方面的赤裸算计,谢琴才发现,这个婚姻要的不是她的人

  

而是拆迁户口的补贴。

随后,丈夫去世

  

又因分房和男方的亲戚陷入了无尽的矛盾之中。

但是谢琴依旧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哪怕别人用恶毒的语言和拳头伤害她,哪怕被别人羞辱着,被人将合同生生按在脸上逼她签字,她也没有退缩一步。

她就是为了女儿在上海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她,就算是面对丑恶的利益斗争,面对辛苦的家政工作,她都认为值得。

但是,再强大的信念也会有崩塌的一天

  

当她接受一份家政委托,去到一处豪宅,却发现打开门的是自己的女儿。

原来女儿早被被富人包养,住着豪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

荒唐的是,之前她还在以此开导曹俐,到头来唯一印证的却是她那句:

“儿女都不懂老人心。”

于是,最后她决定挤上曹俐和狗哥的大巴车。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回放)

  

“算我一个,回家。”

当谢琴说出回家两个字,也就意味着她以后可能再也无法回来。在这种程度上选择回家,是因为发现,他坚持留在上海的最后一个理由没有了

与谢琴起先满心希望到最后万念俱灰,不得不选择回家相比。曹俐无法归去的原因更加直白一点。

  

  “家里都没人了,我回去干嘛?”

虽然曹俐和老父亲矛盾颇深,但是随着老人的去世,想必回家的理由也就不是和父亲之间的矛盾,而是不敢面对死去的父亲。

不论是谢琴还是狗哥,一直都在劝曹俐回家,尽管父亲已不在,但是给他老人家上个坟烧个香也是好的。

但是我想,其实这个时候的曹俐心里早已看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早已经随着父亲的去世而烟消云散,对父亲的仇恨也就没了,便也谈不上原谅或者不原谅。

儿女终究有一天会理解父母,尽管这一天对曹俐来说有些晚了,尽管悔恨会一直缠绕心头。但是这也并不是她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

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她还能回得去吗?

曹俐离开阜阳很多年了,她的打扮、口音、思维等等,早就已经被大城市所塑造。就算回去了,能够再次融入么?

有些人说,这部电影的选角是个败笔,虽说描写的是几个阜阳人的故事,但这几个角色一点阜阳方言都没有,狗哥和曹俐一口正经的普通话,谢琴带着浓浓的上海腔调,以至于让旁人分不出,九儿干脆就是个哑巴。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回放)

但是我想,如此水平的一部好电影,导演的选角必然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逻辑问题。口音的问题,也是导演第二个令我钦佩处理手法,这也证明了一个现象:

这些在上海辛苦奋斗的外地人

都在想方设法地融入这个城市

狗哥和曹俐都在KTV上班,曹俐还做点服装小生意,谢琴则是服务于不同人的家政阿姨,这些工作的特点就是要不断地和别人接触交涉,而能获得别人认同的最快方法,也就是尽可能地抹杀掉自己家乡的口音。

于是,窝在郊区,老实巴交一心修车的老师傅,全片唯一带阜阳口音的人,结果却还被同乡的狗哥给欺骗了。

所以,除了口音上的变化,这些人的思维也在发生着变化。

原本看重同乡之间情义的一批人,在城市里也越来越容易被欺骗,于是也越来越害怕被欺骗。

有一位阜阳同乡阿姨,在找曹俐买票的时候,已经付了钱却发现曹俐没法给她提供票据,只是把名字记在本子上作为凭证。

这下她可就不干了,立马要求曹俐退钱给她。尽管曹俐一再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欺骗老乡,但是对方还是坚持不信任。

  

农村和小城市里讲究“人情”,人们彼此熟识,只要沾了“老乡”的名头,就相当于有了信用担保;但是在大城市里人们却重视“契约”,就算是同乡卖票,没有票据也可能是坑蒙拐骗。

所以,这个城市早就被契约精神所改造

老家所谓人情伦理在这里已经不复存在

这也就是整个电影的核心所在

于是,在这种已经产生变化的心理下,有的人无法回家,有的人只能回家,有的人渴望回家。

  无法回家的如曹俐。

尽管当她听到自己父亲在村口一日一夜地坐着就是为了等待自己,而哭得泣不成声;在卖票的过程中也不断被老乡们急切归乡的情绪而感动。但是她最后还是没有上那辆大巴。

自知已经无法回家的曹俐,最后选择了留在上海。属于她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那个阴暗拥挤狭窄的阁楼。

  

  她心里所想,也许是悔恨,也许是困惑,也许是释怀。独自一人的她看着窗外的阳光,稀疏的铁质格栅将她与城市隔绝,这也就注定了她会在上海彻底成为一个无根的人,这群人失去家乡,却又无法真正融入上海。

  只能回家的如谢琴。

谢琴为了女儿,煞费苦心地经营,处处活的像一个地道的上海人,“谢谢侬”练得炉火纯青,白渡桥上有她的自行车辙,无数的灶台旁有她的指印,她在这城市间穿行,好像早已忘却了故乡的味道。

但是当她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在上海奔波的理由,也终于顿悟自己的归宿就只有故乡,尽管她并不想回去,她的回去也就意味着自己又要用下半生去融入家乡。这种顿悟是无比痛苦的,

  就像她在归去的大巴上,啃馒头时留下的泪水。

渴望回家的如那些买了票的阿姨们。

她们和我一样,抢不到火车票,但是她们渴望回家,不惜买一张没有票据的汽车票,坐一辆报废的改装大巴。她们对家乡无比思念,对上海却又充满不舍。

  

有位阿姨拿着在故乡用来捆麦子的麻绳,舍不得扔留给了曹俐,这是她对上海的感情,很结实,但是回家的她已经用不上了。

还有位没有离开的阿姨,抱着去世家人的骨灰,让老乡带回家。就算是再平凡的人,也是讲个落叶归根的。

在上海,在各个城市打拼的我们,在快过年的时候,基本就这样被分成了这三类人

于是,电影结尾的这一留一送,成了导演第三个让我钦佩的绝佳处理手法

对上海的情结就像麻绳,看似无用却很结实,根本无法斩断;而对家乡的思念,如同这一盒骨灰,沉重无比却易随风飘散。

而浓浓的乡愁最后都化成那简单的一句话:

“把这个骨灰,摆在那个土上。”

每个灵魂都将回归故土,但是在此之前,人们寸步难行。

我喜欢电影里表现的这种平凡又深刻的乡愁,这种真实的情感的确时而慈悲时而残酷,正如它投射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各不相同。

自从我们外出求学到在外就职,家乡便再无春秋。我们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不同的情愫,对家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虽然《到阜阳六百里》描述的是底层劳动人民在大城市无处为家的迷茫,但实际上,这种思考适用于我们任何一个在上海奔波的外地人。

对很多人来说,家乡是深藏在心底的念想,而家则是有一个具体的轮廓的,这个轮廓就是房子的样子。可是当这些人无法在上海扎根,那么他们又如何在生存和归去之间做出抉择呢?

归与不归,一直被大家所讨论,但是买张回家的票,并不能算解决方案。面对现今的经济链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阜阳与上海之间的六百公里路,我们不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旅行”,而是“鸟笼”式困境的解决方案。

  阳光射入鸟笼,在缝隙间投入阴影,鸟儿在阴影中能看到自己。笼内笼外看似视线相通,却又泾渭分明。

  鸟儿想要飞去,可总会卡在栏杆的缝隙处动弹不得。

这就是大多数人所处的位置

尴尬的灰色地带。

ps:关注本公众号,并后台回复 “阜阳”两个字,给你看这部乡愁真切的电影(注意,是真叫卢俊的地产观后台,并非此条推送的留言部分)

  以上为正文,文字来自杨六娃

  转载带上这张图我就不和你计较

点击阅读原文,逛逛卢俊的微店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6616.html发布于 2024-04-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