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是云长本身有问题还是孙权早就怀恨在心?

摘要: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以后,被押送到孙权面前。孙权想留下关羽为自己所用,但是却有人劝孙权,说关羽这个...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

关羽之死:是云长本身有问题还是孙权早就怀恨在心?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以后,被押送到孙权面前。孙权想留下关羽为自己所用,但是却有人劝孙权,说关羽这个人对刘备忠心耿耿,早年曹操曾经对他那样好,结果他过五关斩六将离开曹操。后来又水淹七军逼的曹操险些迁都避其锋芒。可见这个人即便留下也绝对不会为东吴所用,早晚还会投靠刘备,关羽骁勇,如果不杀他后患无穷。

于是孙权将关羽杀死,并将其首级送与曹操。

在历史上,关羽死法是有争议的。

在《裴注三国志》中所注引《蜀记》中确实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内容与《三国演义》所说相仿,说关羽被擒获以后孙权本想留下他,但有人劝孙权说关羽断不可留,于是孙权将关羽杀死。可见《三国演义》是根据《蜀记》的内容编写而成。

关羽之死:是云长本身有问题还是孙权早就怀恨在心?

而对于书记的那段记载,裴松之就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裴松之认为:“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展开全文

陈寿所写《三国志》记载的关羽之死说得很清楚:“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所以从当时历史记载的角度看,关羽之死并非是孙权亲自下令所杀,很有可能是关羽从麦城突围以后在临沮被擒杀的,也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孙权获得的仅仅是关羽的尸首。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明白关羽之死或许并非是孙权愿意看到的。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孙权取得了荆州,似乎没有必要杀死关羽。孙权不是不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他夺取荆州若不杀关羽,则与刘备尚有缓和的余地,而杀死关羽则与刘备彻底决裂,难免兵戎相见。

从这个角度看孙权确实没有杀关羽的必要,关羽之死有可能是超出了孙权的控制范围。这是第一种可能。

但是凡事无绝对,孙权到底是不是真的想杀关羽,是我们无从得知的。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孙权杀关羽,也有杀关羽的理由。

关羽之死:是云长本身有问题还是孙权早就怀恨在心?

第一, 孙权当时与曹操结盟,孙权若获得关羽而不杀,则难免会令曹操生疑。到时候蜀国与魏国两面夹攻孙权就很危险了。

第二, 第二就是关羽在荆州数年,有很深的人脉和威望。《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吕蒙说关羽“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就是说关羽对于荆州本地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如果东吴不杀关羽,一旦关羽反水或者卷土重来,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很有可能得而复失,而杀掉关羽则解除了这个后患。

第三, 从私人感情来说,孙权很不喜欢刘备和关羽。孙权曾将自己的妹妹嫁与刘备,但是他的妹妹后来却逃回东吴与刘备分离。刘备后来进入四川又娶了吴懿的妹妹吴氏。从这门亲事行上讲,双方反而成了仇家。

从关羽与孙权个人的关系来讲,两者关系也十分不好。关羽处于东吴上游,时常欺凌吴人,当时人认为关羽“为人强梁”。孙权曾成打算与关羽结亲,但却被关羽拒绝,而且大骂其使者,态度极端恶劣。这对于称雄一方的孙权来说是严重的人格侮辱。

《三国志》曾记载,关羽在威震华夏最风光的时候,孙权其实心中是恐惧外加妒忌。可想而知,当孙权一击致命取得荆州以后,对于已经兵败的关羽,他会不会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要将其杀死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关羽之死:是云长本身有问题还是孙权早就怀恨在心?

所以孙权杀关羽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本意不想杀,但是因为战乱之中刀剑无眼,关羽在临沮时已经死掉了。无论是关羽当场被杀或者是吴军部将擅自下令将关羽杀死,这都超出了孙权的控制范围,孙权事后只能默认。

第二种可能就是孙权本身就没打算让关羽活,他出于外交、政治和私人感情的考虑对关羽深恶痛绝,必须铲除之而后快。

至于关羽死后带来的后果,则孙权应该是清楚的,大不了就是与刘备兵戎相见。已经与曹操结盟的孙权,是有信心挡住刘备的,只是后来孙权没有料到他最为倚仗的军界统帅吕蒙会因病亡故,导致他一时之间找不到代替吕蒙抵当刘备的最佳人选,这才曾一度慌了手脚。直到陆逊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后面发生的事情应该与孙权事先计划的差不多,蜀汉没有实力打败东吴(本文由老不看三国授权发布)。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6388.html发布于 03-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