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鸿昌》(1979):新中国故事片首次出现蒋介石
1948年,陈伯达写了《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自此之后的三十年,“人民公敌”都是大陆对蒋介石的官方评价。
历史背景:解放战争激战正酣之时,时任毛泽东秘书的陈伯达撰写了《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上对蒋介石的描述“蒋介石是窃国大盗,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是罪大恶极的卖国贼”①,成了随后三十年间官方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定性。
及至1975年蒋介石去世,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仍然是这样的定性:“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四月五日在台湾病死。”②这条消息的标题叫《蒋介石死了》,刊登于《人民日报》第4版(最后一版)。同一天的报纸上还刊载有董必武追悼会的消息,标题为《沉痛哀悼董必武同志逝世》。
根据陈伯达《人民公敌蒋介石》改编的同名连环画
影视表现:从1949年到1979年,蒋介石的形象出现在各类宣传片、纪录片、大字报、连环画中,也出现在很多电影人物的口中。但其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电影故事片中,是拍摄于1979年的《吉鸿昌》③。片中的蒋介石基本是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用近距离的仰视镜头突出蒋的凶恶阴险,台词除直接下令处死吉鸿昌,就是诸如“多找些西北军的人,把他缠住,用酒、力气、谋刺,把他嘴巴封住!”这样脸谱化的台词。
总体来说,电影《吉鸿昌》中的蒋介石形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在“坏人”这个词中,着重描述其“坏”的部分。
二、《西安事变》(1981):首次“突出、美化”蒋介石
1979年,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恢复运作,大陆对台湾当局的政策从敌对转向统战。这也直接左右了官方对蒋介石的评价。
历史背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于1954年7月成立,文革后撤销。在经历了建国后30年完全敌视的状态后,中央决定在1979年恢复此小组,负责确定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由德高望重的邓颖超担任组长,与台湾当局缓和关系的意味明显。
影视表现:拍摄于1981年的电影《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由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坏人,在“坏人”这个词中,着重描述“人”的部分。导演第一次让这个反面人物讲起了方言(以往影视片里只有中共领袖才讲方言)、骂起了人(从此吴语脏话“娘希匹”成了蒋介石的个人专属标签),把蒋介石真正当一个人物来塑造。
电影《西安事变》截图,张学良逼蒋抗日,蒋介石捂住双耳道:“我不听我不听”
举片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软禁后,张学良来求见,试图劝说蒋介石抗日。刚说了一句“国难当头”,蒋介石马上捂住双耳道:“我不听我不听”,扭身不看张,张少帅只得悻悻而归。这一颇似如今韩国偶像剧的桥段,既刻画了基本事实,又将两人不一般的关系点了出来。
影片引来的争议也不小,有人批评本片突出、美化了蒋介石。
三、《血战台儿庄》(1986):第一次正面刻画蒋介石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当年的同学、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蒋经国写了一封公开信,语气缓和恳切。大陆对“小蒋”的安抚劝说,也促进了对“老蒋”评价的正面化。
历史背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的廖承志,与当时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利用这层关系,通过半私人半公开的方式与对岸进行沟通,成了当时中央高层的共识。
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与蒋经国的父亲蒋介石同为国民党元老,廖、蒋二人又曾经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关系好到晚上睡觉同盖一件大衣。④
1982年由廖承志执笔给蒋经国写了一封公开信,以“经国吾弟”开头,先表达“瞬逾三十六载”的思念,再将当时中央的对台政策以拉家常的方式叙说,最后引述鲁迅名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劝说其“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⑤
这封信在对台统战工作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惜次年廖承志去世,“劝说蒋经国”的工作未能更进一步。
影视表现:拍摄于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填补了中国电影的两项空白: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也是第一部对蒋介石进行正面刻画的影片。片中蒋介石在现场为牺牲的将领王铭章主持追悼会,面对日军飞机的扫射轰炸,镇定自若。
这部影片最大的影响是直接引起了蒋经国的注意。他看完本片后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⑥
四、《开国大典》(1989):第一次成为主要角色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解除了持续38年的戒严令。11月,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这是两岸关系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历史背景:蒋经国口中的“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并没有等很久。在看完电影《血战台儿庄》约一年后,蒋经国解除了自1949年开始的戒严令,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这也是蒋经国生平做出的最后一个重要决策。几个月后的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
与13年前蒋介石去世时那条名为《蒋介石死了》的消息相比,官方媒体在对待蒋经国去世的态度上有了明显转变。《人民日报》在1月14日刊登了标题为《蒋经国昨天病逝》的消息:“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据台湾电台广播,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于今天下午3时50分因病逝世。”⑦病死与病逝,一字之差,内涵已然大不一样。
影视表现:建国四十周年献礼影片《开国大典》中,蒋介石是戏份仅少于毛泽东的“男二号”,总体而言是一个枭雄的角色。通过把蒋介石塑造得形象丰满,命运悲凉,更衬托出将其打败的队伍之伟大。
电影末尾,蒋介石乘船离开大陆,军舰在夜色里航行。时年13岁的孙子蒋孝文问道:“爷爷,我们到哪里去?”蒋介石疲惫地回应:“到很远的地方去。”“还回来吗?”“会的。”
用如此文学化的手法描画蒋介石,在当时颇为罕见。其后20年,大陆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形象皆以失败的枭雄为基调。
五、《建国大业》(2009):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005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此后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多以反对两岸分裂的爱国者出现。
历史背景:众所周知,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一直心存“反攻大陆”的念想,对台独持极力反对态度。1955年他曾对中外记者言明:“‘两个中国’的说法,真是荒谬绝伦。……台湾和大陆本属一体,骨肉相关,休戚与共。”⑧
蒋经国去世后,继任的两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和陈水扁皆为台独论拥护者,在这个背景下,两岸关系一度陷入冰点。当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再次失败后,国民党内部也试图做出变化。2005年四五月间,之前一年搭档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并将这次访问命名为“破冰之旅”。
反对“两个中国”一直是国民党的基本政策,李登辉就因为抛出“两国论”,组建主张台独的“台联”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在“破冰之旅”后,大陆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形象,着重突出了他反对分裂,拥护统一的形象。
影片《建国大业》中,蒋氏父子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影视表现: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中,由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多句台词为人津津乐道。例如他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失败在腐败上,对反腐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反,亡党!不反,亡国!难啊!”
在对待国共南北分治这一设想时,蒋介石又说:“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谁敢当这个千古的罪人!?这胆量,我没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形象跃然银幕。
注释:①陈伯达:《人民公敌蒋介石》,华中新华书店1949年4月版。
②《蒋介石死了》,《人民日报》1975年4月7日第四版。
③若以拍摄时间论,拍摄于1978年的《大渡河》中出现蒋介石形象更早,但《大渡河》上映时间(1980)晚于《吉鸿昌》(1979),文中以上映时间来排序。
④邰言:《廖承志致蒋经国信的幕后故事》,《黄埔》杂志2013年第3期。
⑤《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1982年7月24日)》,摘自中国政府网。
⑥顾育豹:《电影<血战台儿庄>诞生记》,《炎黄纵横》 2008年09期。
⑦《蒋经国昨天病逝》,《人民日报》1988年1月14日。
⑧谭一青:《蒋介石与反“台独”斗争》,《百年潮》2003年第5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