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是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用以承托梁枋的木构件,有防止梁枋拔榫、缩短梁枋间的净跨距离、避免梁枋与柱间角度倾斜、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和抗剪能力等诸多作用。
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或彩绘或雕刻或素装的雀替,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是梁枋之下的“精灵”。
据资料显示,目前最早的雀替见于北魏云冈石窟,“雀替”是清代的叫法,宋代称之为“绰幕”、“角替”、“插角”或“托木”等等。
元代以前的雀替大多用于内檐装修,元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雀替则普遍用于外檐额枋下(例如清代规定了雀替的长度应为所在开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展开全文
“檐额下绰幕枋,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对作㭼头或三瓣头。”
——宋《营造法式》
从宋式建筑中的蝉肚绰幕,到元代不带蝉肚的绰幕枋,再到明清雀替的丰富形式,雀替算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传统构件。
除了常见的雀替,还有斜角的小雀替、柱顶左右一体的大雀替、穿过柱身的通雀替、跨连两柱间呈马鞍状的骑马雀替、牌楼牌坊的龙门雀替、镂空纹样的花牙子雀替等。
另外,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图集》提到的一种“似是而非的雀替”,则是我国江浙地区和皖南一带普遍存在的“撑弓”。
撑弓,又名撑拱、牛腿,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尺寸一般比较大,且常常与木雕相结合,在梁枋间大多向外延伸,也很精美。
千百年来,雀替的形式不断变化。时至今日,雀替、斗拱、封檐板、瓦口板、挂落、垂花柱、栏杆等全系列构件,更是开启古建铝作的先河,在传承经典形制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用传统木构件所固有的易燃易蛀、维护成本高、容易开裂变形等问题。
三宅以高品质铝合金代替传统木构,严格按照古建标准设计与施工,产品不仅神似木材、自然仿古,表面无胶无缝无螺接、无后期喷涂,还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的要求进行量身定制,更拥有防火防蛀耐腐蚀、免维护、可回收、杜绝后期修补、建设周期短等诸多优势。
《芭蕉三首》
[宋] 杨万里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