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6年12月,魏军南路奚斤率军夺取了长安。次年正月,赫连昌派其弟赫连定领兵2万南下,企图夺回长安,恢复关中,两军在长安相持不下。魏主拓跋焘乘夏军兵力被牵制在关中的有利时机,动用近10万大军再袭击统万城。
5月,拓跋焘率军西进,以3万骑兵为前驱,3万步兵为后继,3万步兵运送攻城器具。原附属于夏的今内蒙南部与陕北地区各族游牧民族首领纷纷归降北魏。这时,北魏主拓跋焘改变步、骑兵齐进的进军部署,计划亲率轻骑3万快速直抵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拓跋焘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定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以攻破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往攻。拓跋焘解释说:“强攻坚城在军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攻城,敌军见我势众,必据城固守,不肯出战。我军必难以攻克,顿兵坚城之下,食尽兵疲,外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抵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未到,意必松懈,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敌。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还因为我军离家二千余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三万骑兵攻城虽不足,而决战则有余。”拓跋焘说服了部队,遂率军前行。
6月,魏军至统万城。拓跋焘将大部队隐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数兵力至城下挑战。夏军坚守不与北魏军决战。恰在此时,夏军将领狄子玉投降魏军,并透露了夏军的作战计划:夏主赫连昌派人调赫连定回援,赫连定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战败奚斤于长安后,再回援统万城,到时内外夹击北魏军,将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夏主赫连昌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针。
展开全文
为引诱夏军出城,拓跋焘派出一名忠勇死士至夏军诈降,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亦未到,宜速击之。”赫连昌听了此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拓跋焘见敌军出城迎战,为诱夏军深入并助长其骄气,向西北方向佯装败退。夏军尾随追击。这时,天气突变,骤起东南大风,飞沙满天,雨随风至,赫连昌之军利于顺风追击,便趁势猛攻魏军,形势对魏军很不利。但拓跋焘坚定指挥作战。他派兵正面迎击敌军的同时,将骑兵分为左右两队,绕道截断夏军后路,从背后顺风向夏军反突击,变不利为有利。激战中,拓跋焘身先士卒,虽身中飞箭,仍带伤奋勇杀敌,在魏军的前后夹击、拚死力战下,夏军溃败,被斩杀万余,赫连昌来不及回城,率残部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魏军乘胜攻下统万城。赫连定却没能攻下长安,听说统万城失守,也退逃至上邽。北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不久,北魏军进军上邽,夏国灭亡。
夏军之败,主因是其恐怖统治不得民心,人心离散,国力日渐衰微。军事上临时改变以逸待劳、固守待援的作战计划,轻率出城迎战,结果造成兵败城破,丧师灭国的下场。(全文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