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网_豆瓣电影网

牛哄哄导航 2024-03-08 147 0条评论
摘要:   「MI50」报名投票进行时  邀请你参加「MI50」年度评选活动。  评选出你心目中的中美年度  最具创新力·洞察力·影响力的公司/产品/人物  2016.11.30 - 20...

  「MI50」报名投票进行时

  邀请你参加「MI50」年度评选活动。

  评选出你心目中的中美年度

  最具创新力·洞察力·影响力的公司/产品/人物

  2016.11.30 - 2017.1.9

  立即报名投票,成为年度TOP50!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投票:

  年度流行文化引爆者| 年度平庸设计终结者

  年度数字生活布道者 | 年度人机对话促进者

  年度宇宙空间探索者| 年度虚拟世界连接者

  年度智能生活预言家| 年度金融奇点跨越者

  年度跨国进击巨人…共15类别

豆瓣、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

坏资本、烂片才会

  1895 年 12 月 28 日,由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在巴黎放映,整整 121 年后,一场关于中国电影的荒诞争论不期而至。

  2016 年 12 月 28日,一篇题为《人民日报客户端批豆瓣猫眼:恶评伤害国产电影》(下文简称《恶评》)宣称:“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正是这句话引爆了舆论。在该文作者看来,由于持有偏见的影评人故意刷出差评,导致大批观众不去观看《长城》、《铁道飞虎》等几部国产贺岁电影,让这几部电影票房蒙受损失。文章还引述了诸多不具名的信源,得出一个结论:“本届中国电影不行”的罪魁祸首竟是豆瓣电影评分,因为分数都是人为操控。

  在官媒炮轰之下,长久以来蜷缩在“精神角落”的豆瓣用户,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存在感”,什么叫“文艺被政治碰瓷儿”。

  这篇投向恶意评论的“檄文”实在太不合时宜了,一方面,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缩水几成定局,距离 2016 年结束还有不到一周,全年票房才刚过 450 亿(去年是 440 亿),增幅 2.1% ,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除去票房注水或票补的环节,今年电影市场基本是停滞甚至有所萎缩;另一方面,最不愿看到在这种局面的,除了影视从业者,还有电影局的领导们。而这篇文章偏又是来自广电总局主管、被认为可以代表官方态度的《中国电影报》,如此论点就不免被认为是官方对国产电影护犊心切,而年底给出大量差评的豆瓣和猫眼自然撞枪口——哈,这锅可有人背了。

  豆瓣电影评分,为什么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一大波读了《恶评》一文的豆瓣用户愤怒地认为:这种批评恶意水军的评论,恰恰是对豆瓣电影公正性和豆瓣用户的无知和恶意指摘。他们开始报复式地给《长城》和《摆渡人》等近日广受恶评的电影补差评。

  豆瓣用户@我叫卢大胆 感慨道:“今天感觉很像《哈利波特》最后一季,霍格沃茨全体师生出动,哪怕微不足道,但也用尽全力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敬豆瓣#”而另一位豆瓣用户@舒克 则忧心忡忡地表示:“ 2016 的豆瓣官方读书榜单和音乐榜单都陆续出来了,就只剩下电影了。电影评分系统要是垮了,未来还有音乐评分被剥夺、读书评分被剥夺、游戏评分被剥夺。”《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影评人杨时旸则不无讽刺地说:万万没想到,一向被人嘲讽为小清新,被人斥责躲在书籍、电影和音乐背后不谙世事的豆瓣用户,这一次即将背负摧毁中国电影市场经济的恶名。

  作为绝大多数影评人都愿意引用的评分标准,豆瓣电影俨然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权威,因为它拥有中文网站中最公正的电影评分系统,没有之一——这并非过誉,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把评分机制讲得很明白:一人一票,评分是网友集体打分的综合结果。比如一部电影有 42 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 42 万个 1 到 5 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 42 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

我们把“老子还就不信了,我就要把这个平均分抬高/拉低”动力之下的打分行为统称为“非正常评分”。豆瓣这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

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千钧水军,未必能拨四两评分。豆瓣电影无比坚定地捍卫着自己作为某种文艺评价公器的地位,由于大众基数足够高,再加上屏蔽机制,水军很难真正左右豆瓣电影的评分,换言之,若想改变豆瓣电影公平的评分走势,代价极为高昂。阿北也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他们对于评价公正的坚持和愿意接受所有人检视豆瓣的评分系统。因此《中国电影报》把“恶评伤害国产电影”这顶帽子扣在豆瓣身上实在不可思议,这逻辑就像是一个饭馆做出的菜太难吃,被抱怨了还要说食客素质太低一样荒谬。

  事实上,已有媒体撰文指,《长城》方面雇佣水军恶意刷低《摆渡人》和《铁道飞虎》的豆瓣评分,还援引“某影评人”的话说:“豆瓣评分就是个笑话。”

  内行人说外行话,要么一时糊涂没搞清状况,要么别有用心。

《摆渡人》在上映当天凌晨的评分波动与其说是刷分所为,不如说是评分系统应对的自动校准。

  28 日傍晚,针对 36 氪《<摆渡人><长城>等电影票房不如人意,豆瓣、猫眼要不要背锅?》一文所披露的“豆瓣、猫眼已因评分过低被电影局约谈”的消息,阿北发朋友圈强调,豆瓣没有被约见,并称,“水军已经对评分无助,但黑分仍然是个可误解的话题,说明(豆瓣)有很多改进和沟通工作要做。”

  

  而在 28 日晚间,处于舆论暴风眼的豆瓣电影官微,也意味深长地更新了状态:

  

  若差评不自由,则高分无意义

  普通观众没有错,影评人没有错,电影观众对电影质量优劣有评判权,更何况在豆瓣电影刷分已如此之难,公权力即便质疑,对象也不应该是网站,而是那些刷分的片方。

  英国电影协会主办的《画面与音响》杂志主编 Nick James 认为,一名专业的影评人主要有以下八种职责:推荐值得一看的电影、发掘不为人知的好作品、提供更广泛的历史观点(在历史的纵深维度给电影一个评判)、提供技术方面的真知灼见、鼓励和推荐好的电影人、让好作品不被时间淹没、揭露营销谎言、反对倒退。

  实际上,每一位观众在观影后都有所感所思,每一位电影消费者都可以是评论者。只是普通观众用脚投票表达观点,影评人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罢了。而影评人所提供的专业影评,首先是私密的,表达其个人见解与看法,其次才是公开的,向公众传递某种知识或观点。出于专业素养与审美水平的差异,影评人对待一部电影的态度肯定比一般观众要严苛,其观影评分也肯定会低于观众评分。再说,专业评分也不是普通观众观影的决定因素。就算评分再低,不影响但求消遣的观众去看《长城》,不影响梁朝伟的迷妹去看《摆渡人》,更不影响郭敬明的粉丝去帮衬《爵迹》。

  但害怕专业评分的存在,就是另一回事了,至少国外没有哪部电影在遭遇恶评时会找公权力来摆平。据 36 氪报道,12 月 27 日,猫眼因评分过低被电影局约谈,猫眼 69 位专业影评人已经接到通知,专业影评的入口将要调整。28 日,“专业评分”功能已经从猫眼电影 app 的影片首页暂时下线。

  

  指责“影评人和豆瓣、猫眼评分对国产电影刻意打压”的声音,明显全然不顾豆瓣上依然有许多高口碑高票房的国产电影的事实,如 8.3 分的《驴得水》票房 1.73 亿,8.1 分的《湄公河行动》票房 11.84 亿,7.6 分的《七月与安生》票房 1.67 亿。

  一部电影的叫好与叫座,高分与票房或许存在一定冲突,只有真正的好电影才能化解这个冲突。中国电影才不会因为一句差评而跌落深渊谷底,更不会因为一句好话而欣欣向荣。但这在某些人眼里已经不重要了,今年的豆瓣电影年度评选榜单到底有什么变化,值得各位持续跟进关注。

  豆瓣、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坏资本、烂片才会

豆瓣电影网_豆瓣电影网

  回顾中国电影在 2016 年的历程,大跃进之后的症结又怎是一句好评或差评所能左右?

  年初,《美人鱼》横空出世,不断打破票房纪录,并最终以 33.9 亿元的成绩刷新中国票房记录。但同时一份《美人鱼》票房保底金额约在 16 亿~ 18 亿元的对赌协议,也向大众揭开资本涉足电影的新玩法,资本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进入这个火热市场分一杯羹。

  3 月初爆出的《叶问 3》假票房事件更是把资本的坏心机暴露无遗。除了 10 亿票房的对赌协议,出品方快鹿集团还通过发行与票房成绩捆绑的金融衍生品谋利。一部预计票房 10 亿的电影,经资本运作,竟可撬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

豆瓣电影网_豆瓣电影网

  

  这正如编剧宋方金所说:“有很多创作者,你们写的都不是作品了,你们写的连产品都不是了,你们写的是理财产品,是大家的融资工具。”电影沦为纯粹的票房游戏,票房又被拿到资本市场运作,摇身一变成为投资工具。这一切都必须以电影取得高票房为担保,一旦保底失败,击鼓传花的游戏就不能继续,资金断裂将导致底层接盘的散户尸骨无存。

  截至 11 月 30 日,新片上映数量 444 部,其中 281 部单片票房不足 1000 万,占全年数量的 70%。今年暑期档的票房低迷更暴露我们或许连基本的供给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持续产出优质且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

  由于电影题材的限制、宣发的同质化、排片档期的混乱,今年院线电影的寿命大抵只有两周时间。上映两周后,票房都会出现集体的“跳水”。电影局为了“年底冲业绩”在 11 月一口气引进八部好莱坞大片,这种近乎拔苗助长的做法,也进一步压缩院线电影原本该有的生命周期。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卖更多的票房,片方无所不尽其极。例如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排片占优的情况下,依然公开点名王健林,指责对手万达的“垄断”,就有明显炒作之嫌。

  

  另一方面,许多电影公司对待作品本身依然缺乏敬畏、对观众亦缺乏诚意。正如一位网友的吐槽:这几年来大家吃辣鸡已经到极限了,开始要吃餐馆点菜了,结果发现呈上来的还是辣鸡……没什么本质变化。

  很难想象,时至 2016,我们依然能看到一部像《封神传奇》这样的奇葩大片:巨大的投资金额、华丽的明星阵容、蹩脚的 CG 特效、胡乱拼凑的剧情。它根本不应出现,可它就是出现了。至于年底引发口碑争议的《长城》、《摆渡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它的出发点是瞄准市场、冲着票房,而非讨好观众,讲好一个故事。

  为了推销《长城》,万达院线首周末的预排片率甚至达到惊人的 71.3%。有什么理由要院线用一半以上的银幕来排《长城》?如此扭曲的高排片率,除了排挤其他电影,构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客观上不会凭空创造新的观影需求,并且暴露出整个行业至今难改的功利、浮躁心态。

  豆瓣跟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坏资本与烂片才会。豆瓣用户@Fine感叹道:“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佞覆乾坤。”

  艺术评论不应被权力碰瓷

  尽管被寄予厚望的《摆渡人》上映后遭遇口碑的滑铁卢,阿里影业的态度却相当务实,今日在其官微回应“恶评”的争议:

  不喜欢并不等同于很差。尊重不喜欢的权利,也尊重说很差的自由。市场的选择,市场说了算;当别人说不喜欢的时候,要想想怎样做的让别人喜欢;当别人说很差的时候,要努力变更好;恶意评论和差评是两回事。不客观和有恶意也有本质区别。于人多帮忙,于已多自省。

  说白了,别人怎么评价不重要,自己怎么做才是更重要的。中国电影以及相关的从业者还是多反躬自省,只是把症结归于批判与意见者,只是掩耳盗铃罢了,于事无补。

  必须警惕的是,这股打压争议、禁绝差评的苗头。作为“大家所珍重、最后的精神角落”,豆瓣一直坚守着公允。在全网关于 2016 春晚的差评都消失殆尽的情况下,豆瓣的评分依然坚挺在 2.3,有 18807 人留下他们的评价。当差评的基数足够大,它代表的不是偏见,而是铁的事实。

  

  但如果我们不支持豆瓣,不珍惜着得来不易的评论空间,也许等到下个月底,就能看到 9.5 高评分的 2017 届春晚了。而我们也许会看到明年豆瓣被迫施行如下的新制度:国产电影打分只有 4 星、5 星两个选项,而外国电影只有 1 星到 3 星可选。如果一个用户一年内给外国电影打 3 星累计超过三次,则通报其单位领导和家庭住址所在地派出所。(误)

  电影行业管理者和从业者还是要多学学逻辑,今年市场缩水,还是要从自身多找问题,国产电影口碑扑街,也怪不到“水军恶评”的头上。因为自己作品太差还不让批评,自己表现太差还和影评人较劲,指责观众恶评,并不会给豆瓣电影等评分平台带来信任危机,只会令电影评论变得越来越危险——“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如今,若连影评都要被被公权指指点点,那可就值得警惕了。恶评如潮的《长城》片方乐视影业因为评论而给影评人“亵渎电影”发律师函不就是例证么?长此以往,难免会有态度更激烈的片方出以法律之类的公权来借刀杀人。

  今天我们能够靠批判豆瓣差评来为中国电影的问题推卸责任,找主管部门哭诉,明天是不是要抓影评人上央视忏悔,才能振兴中国电影?

  >>>>本文摘选自PingWest品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5317.html发布于 2024-03-0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