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黄康睿张家界报道
11月28日,张家界,开车到天子山山脚,接着转索道,再换乘巴士,最后徒步到达海拔1400米的山顶消防站点。张家界消防救援队伍中的“天门之翼”山岳救援队已经早早地在山顶准备就绪,正要进行模拟救援,利用救援绳索系统下降至“被困人员”处。这里山壁陡峭,灌木丛生。
山岳救援队负责什么?他们的日常和普通的消防训练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三名山岳救援队的队员。
想要入队得经过严格选拔
湖南的山岳救援是从张家界起步的,是针对湖南山岳地形孕育而生的消防专业救援队伍。有些地方吊车够不到,地势崎岖不方便救援车进入,就需要绳索救援。山岳救援队就是运用绳索救援处理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搜救的消防分队。
“我们也承担日常的消防工作,山岳救援只是其中最特殊的一项。”黎文念是阳湖坪特勤站消防员,以前在山岳救援队当担架员,现在负责指挥。黎文念表示,以前的山岳救援,技术比较粗糙,大家只能凭借经验去救人,到了现场根据情况去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危险的概率比较大,他在一次救援时,因下意识地抬头看测距离被落石砸伤。2018年消防改革转制之后,对于山岳救援有了系统的培训,救援分工更加明确,一个小组配备指挥员、拖拉手、岩角手和担架手,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效率和救援的安全。
体力是搜救的基础。
“搜其实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一般普通的救援四分之三的时间都花在搜找,手机定位是不准的,到了山里之后,甚至没有信号。”黎文念说,带着巨大的装备,对于消防员来说是最大的考验。他说,最久的一次搜救长达一天一夜,结束之后头脑一片空白。虽然现在有了科技的投入,搜救过程比之前更加安全和方便,但是消防员的体力依旧是最关键的一环。
同时,为了保证消防员的安全,山岳救援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也更加严格。每年,各个地区会集中最精尖的救援队员,进行将近3个月的轮训集训,每个救援队员除了熟悉本职岗位,都要会其他岗位的操作,通过初考和终考,才有资格成为山岳救援队的一员。
面朝美景,有时也要面对死亡
每个消防员都有隶属的消防站区,只有在遇到特殊险情才会被派过来参加山岳救援队行动,但28岁的杜斌和其他的山岳救援队队员不同,他是天子山消防救援站的常驻兵。杜斌是本地人,和其他9名消防员在天子山消防救援站已经有一年多了,一般两个星期下山一次。天子山海拔1400米,山顶很安静,只有风声夹杂着鸟叫在耳边回响。比起市区的繁华和热闹,在天子山消防站驻守相对枯燥。
杜斌每次救援的都是陌生的人,这期间也有面对死亡的时刻。杜斌记得,有一次救援,自己在山底下和一具遗体一起待了半个小时,对方也只是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年轻的生命就在眼前消失,他心里会难受,甚至会做噩梦,消防站里针对这些情况也有心理疏导。
除了救援,杜斌平常的爱好是拍照。训练时山上的风景很美,每次他都会记录下日出和夕阳,然后发给自己的爱人。说起妻子,杜斌眼角是掩不住的笑意,一直拯救生命的他,也迎来了新生命。面对镜头,他虽然害羞,但还是说出了想说的话:“老婆怀孕辛苦了,我真的很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
即使害怕也会想到下面还有伤员等着救援
1999年出生的吴曙斌是山岳救援队里最小的队员,在山岳救援队里担任的角色是担架手。从不同区调遣过来一起训练而成立的山岳救援队,在前期面临队员默契培养和相处等问题,吴曙斌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也会有分歧和争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吵过之后会分析合理性,但是在实际救援的时候,我们都会听指挥员的安排。我也曾经在集中训练的时候被吊在上面十分钟下不来,最后还是大家一起帮我给放下来的。这些争吵和集中训练的各种活动让我们的关系更紧密。”
吴曙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夜晚的山岳救援。那一次,伤员被困在峡谷下,夜间能见度低,越往下爬,视线就越黑,风就越大,吹在身上非常冷,稍有不慎就有坠崖的危险,救援过程异常艰难。“我也害怕,看不清楚下面是什么。”他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即使这样,一想到下面等待救援的被困人员,吴曙斌就会给自己打气:“害怕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就不会怕了。”
救助时,有些被困的伤者,因为被困时间较长,已经精神恍惚。当救援人员接触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浑身颤抖,好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每当这时,吴曙斌会安抚他们,“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救援优先”。
原有16人,现有14人,有人退出山岳救援队或被调离张家界支队,吴曙斌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可是自己喜欢救人带来的成就感,“因为喜欢,所以我会选择留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