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牛哄哄导航 2023-12-17 226 0条评论
摘要: (一)计划式出师有计划的战略不会漫无目的而无眼光,更不会是临时起意。刘备为君,关羽为臣,战争这种大事,理论上应有君主的事前授权,或是事后的承认,否则就是臣属擅权出兵。如果关羽真...

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一)计划

式出师有计划的战略不会漫无目的而无眼光,更不会是临时起意。刘备为君,关羽为臣,战争这种大事,理论上应有君主的事前授权,或是事后的承认,否则就是臣属擅权出兵。如果关羽真为擅兵,不管战争成败如何,此项为挑战刘备的权威,因为不听号令或叛变也不过如此。史书不载刘备命令关羽并非充分理由,否则史书只记刘备诏孔明,但是张飞却同时入川,史书同样不载刘备命令张飞,但这不是张飞擅兵的理由。因为史书不会详尽各列,未述不代表没有。但应视为刘备有效管理关羽及张飞,而此二人也臣服于刘备之下,执行刘备的命令。关羽北伐的直接目标是襄阳及樊城,关羽屡攻不下,包括以前还曾被乐进击退,攻城的目标并未达到;间接目标是呼应刘备,或多或少影响曹操在汉中的坚守再战与因分兵支持襄阳而撤退。关羽北伐襄樊呼应刘备争夺汉中,遂令曹操人在汉中分身乏术,曹操的主力在汉中,襄樊兵少,这是关羽的机会。至于政策有没有错,变成价值判断后,谁也无法自认客观。但冷静以事后的眼光来看,关羽北伐,目标襄樊,就这么简单,谁教屡攻不下,师久生变,后方遭袭;若曹公当年官渡对峙过久,后方难免不变。

南北朝有陈庆之的七千孤军史例,这代表孤军深入不见得就必败,就与项羽临终前仍然能以二十八骑再破汉军,孙武也提到战争胜负不在于吴兵太多。所以荆州能不能出多少兵,是不是孤军,就不是胜负关键的唯一因素,至于胜仗的基础要不要建立在对方的混乱,可参考周瑜围攻南郡或是刘备攻拔汉中,固然对方朝政紊乱可以攻取,对方不乱照样破城夺池。项羽不需要等对方朝政纷乱,或是产生内部有事。孙子攻楚与撤退,与楚国的内部有无紊乱,也无关系,否则战败都一定要归咎于紊乱的话,是否孙子领军造成紊乱,所以才被击退?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秦国的援军反攻,就算孙子治军纪律再好,秦军大举来袭,吴兵不得不退。所以紊乱不是败战的唯一因素,要不然,以此标准来解释陈庆之的伤心河畔,是否代表陈庆之治军紊乱所以才被击败?应该不是,战败的原因是因为对方人多马壮,军队的战力与数量也是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一,就这么简单。关羽虽然获得刘琦水军后,甚至在水战方面还造成擒于禁杀庞德的战绩,但若考虑出身背景的话,刘备部曲本来就是善于骑兵,关羽向来就是马上将军。官渡之战刘备与关羽都以骑兵的身分参予作战,关羽及所属部众对骑兵作战并不陌生。另外则认为关羽胜利的程度不够,并没有达到连战连胜的地步,首攻樊城未拔,又受挫于徐晃,中间只不过斩获于禁庞德援军而已。最起码关羽的目标要力拔襄樊,宛如周瑜的南郡攻势,先有襄樊根据,再后图许昌,若襄樊不易主,关羽就要率军北上对垒,没图许昌未得襄樊,前有曹操后有曹仁,这才叫前后夹攻。骑兵虽然平均上胜过步兵,但是从三国时代一直到宋末的元朝,在战场上决定胜负还是步兵。这个话题可以讲得很长,《武经总要》里有很大的篇幅在讲这个。简单的提一下好了,骑兵比步兵优势的地方是马匹的速度,也就是机动力,一但短兵相接,交战的双方没有速度的区别后,反而骑兵比步兵劣势。因为骑兵比步兵还多负担一匹马,徒手专注使用兵器,与一边分心骑马一边使用兵器,就正在博杀的双方,骑马的一方反而劣势。所以先秦才会有骑兵是下马作战,至于马蹬或马鞍等的使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三国的三大战,就不是靠谁的马多而获胜。

展开全文

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二)适可而止的战略

目标至于襄樊的北方曹操还在,如果关羽真的襄樊获胜,还能北上与沙场老将的诸曹夏侯氏争一长短吗?同样的环境可参考周瑜攻南郡一事,周瑜也知道不是区区几场仗可动摇曹操,周瑜也知道曹操朝政尚未紊乱,周瑜还知道曹家善于骑兵,但是周瑜就是硬攻南郡,而且也成功获得。把以上的周瑜改成关羽,比较周瑜之南郡,正如关羽之襄樊如何?关羽北伐荆州,目标就是襄樊,这很清楚,曹操人在汉中与刘备方战未艾。关羽攻襄樊与周瑜围南郡,不但地理位置相近,时间也相差不远,守将还同一人,相提并论并不算失真,当然一定找得出异同。南郡附近是水军战场,襄樊也是;南郡是围城战,襄樊也是;周瑜只攻南郡,没人推论周瑜想要继续想北上攻击曹军,关羽围襄樊为何不是?关羽乘大船攻樊城,樊城的墙头还差几寸就被淹没,樊城靠水,而且靠得很近。而关羽的北伐也不必延申太多联想,关羽也实际派兵包围襄樊,为什么目标不能只是简单的襄樊二城?刘备带兵攻汉中,当然是主力,贵为主君的地位,主力不交给关羽,并不奇怪。而且曹操短时难以卒除,若刘备能攻下汉中,关羽能取下襄樊,这次的联合作战就功德圆满,并不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打到许昌。至于关羽的作战,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围点打援,擒于禁斩庞德作得不错,收降的曹军,超过三万名。后来徐晃也只战胜其中一寨,关羽的实力仍然完整,甚至于还保有水优(相对于后世的空优),徐晃还无法动摇。若非后方南郡遭袭,前方不会溃散得这么厉害。关羽不是没有撤退过,上次攻击襄阳时,关羽就被乐进击退过,所以关羽还是知进退的。取荆州就是《隆中对》的一部分,关羽北伐只要能取得襄樊,就可完成《隆中对》的其中条件之一。南郡当初还是用和谈交换而来,《隆中对》所提荆州一地,除江夏归东吴,荆南又已让刘备孙权各分势力,荆州北部的襄樊,总要关羽主动对曹操下手,才能取得。有了荆益二州,才可贯彻隆中对。荆州很难两面作战,换成曹操来守荆州呢?会不会因此大意失荆州?这是批评关羽的性格太过于暴燥,以致于骄傲自大而大意失荆州,或者说关羽并不适合留守荆州,刘备换人取代会不会比关羽好。如果要换人取代,那就假设个彻底,如果换成曹操来守荆州好了,看看情况会不会有所变化?如果曹操的北伐襄樊时派兵太少,则无力动摇襄樊;如果曹操倾巢而出,孙权又派吕蒙偷袭;那么曹操要派出多兵还是少兵?再加一点情绪的形容,像是曹操骄傲自大,或是大意失荆州等,这样指责同样适用。好了,把前段话的「曹操」全部改成「关羽」,再看看荆州被偷袭的原因,是被抢的人有罪,还是动手行抢的人有罪?另外已有人提过荆州两面作战问题,引文如下:「以曹操手上的人才,未必不行:当时谋士尚有荀彧、贾诩、程昱、荀攸及刘晔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包括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张辽、张合、于禁、徐晃、乐进、李典等,以及擅长冲锋陷阵的猛将许褚、庞德等,未必守不下荆州两面作战。」当时的回答是:「用尽曹操阵所有武将及军师,目标不过只是荆州一州,代价未免太大。如果真的需要全力动员,荆州才能又发动攻击又能守住,那么荆州的衢地战略位置,的确难以两面作战。关羽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襄樊并未攻取,关羽仍需努力。

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三)用兵方向

质疑关羽攻樊城而后攻襄阳,但地理位置很奇怪,因为樊城在北,襄阳在南,南郡江陵城又在襄阳之南。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时,使用了水军,水军的来源有四:(1)应由南郡出发,不过要向东航行,经过东吴的江夏郡后,再向西航行到襄樊;(2)也是由南郡出发,但走北向,由士兵陆地扛舟,不过关羽使用的是大船;(3)则是就地打造,除非关羽又要一边作战,一边还要分出人手在大霖雨下停前完成造舰;(4)就是关羽根本在汉水上游有根据地,所以是东征而不是北伐。这也不难看出为何关羽先包围樊城,而后攻击接近南郡的襄阳,后来还向西逃亡到临沮。至于临沮的位置,则位于襄樊的西北,汉水的上游。因此关羽若从临沮出发,恰好是走东向,乘船就可顺流到樊城。樊城面临大霖雨时,城墙还差了几块版子就被水淹没,可见樊城不但靠水,而且靠很近。反而是若由南郡出发的舰队,按远近的距离,应先攻击襄阳,再攻包围樊城。所以关羽攻击襄樊,是由临沮等地而东征,后来又向西逃亡,欲回临沮,而不回南方的南郡。再说守将问题,关羽在北伐襄樊时,南郡守将是麋芳,而不是关羽,守公安的将军是士仁,也不是关羽。虽然是刘备指派,但直接责任是麋芳及士仁,关羽也不过是间接责任。关羽本有留兵预防孙权,后来才尽调兵北上,即使如此,吕蒙仍然要用伪装欺敌而偷袭,而不是大军压境威吓而来。这也证明南郡还有一定的实力,就像赤壁前的曹操,以狂风暴雨的高姿态,大军排山倒海而来,结果荆州州牧刘琮投降,客卿刘备逃亡。若从水军大船逆流困难,顺流而下容易,那么推论关羽东征荆州非常有理,特别是南郡与襄樊并无水路相连,若不走长江经汉水,也得由夏水经汉水,如果关羽北伐的话,两者皆需通过江东势力江夏郡,一但江东翻脸,关羽苦无归路。但是万一关羽从东三郡出发,采用东征的话,水军从沔水长驱直下,沿途不复有江东势力,而且还有友军孟达及刘封的弓马步支援。这个方向也符合关羽先攻北岸的樊城,再续围南岸的襄阳,而关羽后来逃亡时,从当阳起算,或走麦城,或奔临沮,方向不是向北就是向西,但是江陵却在当阳之南。反之,若关羽北伐的话,应先攻先到的襄阳,其次才是跨河攻樊城,逃亡时,则应一路向当阳,再往南到江陵,而不是全部反过来,甚至向北逃亡。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s://nhh123.com/wangzhi/1552.html发布于 2023-12-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