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96期,对话澳门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副教授李克峰,以及文章的第一作者翟小兵博士。
嘉宾简介:
李克峰,澳门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在揭示复杂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新靶点发现、药物作用机制、毒理评价等的方面应用,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和新型复合诊断模型的构建。开创了新一代全景式靶向暴露组和代谢组学方法。
翟小兵,澳门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多组学研究和病因研究,擅长多种机器学习算法与因果推断相结合,解析抑郁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致病机制。
划重点:
1.与已婚人士相比,未婚与抑郁症状风险的相关性高79%;离婚、分居人士,比已婚的抑郁风险高99%;丧偶人士比已婚的风险高64%。
2.西方国家未婚人群的抑郁风险高于东方国家,未婚男性的抑郁风险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人群抑郁风险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
3.就整体而言,已婚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更低,婚姻有助于心理健康,高质量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4.我们希望系统地研究与抑郁相关的风险因素,找到其中的因果关系,为全球抑郁症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周锦童
编辑|杨锦
周国平说:“如果要安宁,你就结婚;如果要自由,你就独身。”
展开全文
选择安稳,每天从柴米油盐到风花雪月;选择清醒,爱自由胜过爱生命。所以,究竟是单身好,还是结婚好?
一项新的研究或许可以给你提供新的思路。
近日,澳门理工大学副教授李克峰及团队基于7个国家逾10万人的研究发现,单身人士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或比已婚人士高近80%,且男性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未婚人士其抑郁风险更高。该研究11月5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
为什么单身人群更容易抑郁?国家、性别和学历是如何影响抑郁和婚姻的因果关系的?结婚为何更有益于心理健康?带着这些问题,搜狐科技对话了澳门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李克峰副教授,以及文章的第一作者翟小兵博士。
运用人工智能探究抑郁和婚姻的因果关系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的全球第二大疾病,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有基因、遗传的因素,携带SLC 基因的人群是高风险人群,基因占到10%-15%的比重,还有就是个人经历这种外部环境因素。”
“如果是轻度的话,主要以心理辅导为主,如果病情发展为重度,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颅刺激疗法,但不管是哪种方法,效率都不高,所以预防是最好的方式,这也是我们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如果能帮助到一部分人提早预防,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李克峰如是说。
2023年,李克峰入职澳门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他曾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获得生物信息领域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博士后、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目前我的团队有15个博士生,我们主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一些复杂疾病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问题,我们课题组一方面关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抑郁症问题,另一方面也关注老年的康养问题。”李克峰介绍道。
李克峰和研究团队 受访者供图
而此次的研究,李克峰和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归因法,对美国、英国、墨西哥、爱尔兰、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7个国家相关公共卫生部门采集的人群调查队列,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些队列包括106556名参与者,其中5个国家队列的随访时间在4~18年之间。
“其实现在有许多婚姻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但有许多因素都是相关的,只有因果关系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希望系统地研究与抑郁相关的风险因素,找到其中的因果关系。”李克峰说。
除了婚姻的因素外,研究还发现肥胖是抑郁症的另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肥胖与抑郁之间的研究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服用减肥药是减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很多减肥药是通过抑制食欲,促进能量消耗的方式去减肥,但是抑制食欲之后就会抑制人体的兴奋,而且能量消耗过多也会萎靡,长期会使代谢紊乱,后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发生。”翟小兵如是说。
但并不是所有肥胖人群都会抑郁,有些风险高,有些风险较低。目前,翟小兵博士就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寻找哪些肥胖人群更容易抑郁,他通过血液中的相关指标制作了AI大模型。
“把体检的指标输入到软件中去,就可以得知这个肥胖的人未来发生抑郁的风险有多高,而且已经通过了好几个国家的队列验证,效果很不错,可以预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抑郁风险。”李克峰介绍道。
西方国家、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单身人群抑郁风险更高
李克峰称婚姻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与已婚人士相比,未婚状态与抑郁症状风险的相关性高79%;离婚、分居人士比已婚个体的抑郁风险高99%;丧偶人士比已婚个体的风险高64%。
“一个良好的婚姻,确实能够带来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开始我们只研究了中国,后来又研究了美国等其他国家,尽管在我们印象中欧美离婚率高,可能并不care离婚这些事,但通过我们对这七个国家的研究发现都能佐证婚姻对抑郁的保护作用。”李克峰补充道。
文章截图
不仅如此,李克峰和团队还发现国家、性别和学历等因素都会影响抑郁和婚姻的关系。
研究表明,西方国家未婚人群的抑郁风险高于东方国家的,未婚男性的抑郁风险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人群抑郁风险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
对此,翟小兵也进行了解读:“其实刚看到这个结果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思考了背后的原因又觉得很符合,东方国家可能受到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的影响,对于负面情绪忍耐度较高,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家丑不可外扬’。”
“许多西方国家的离婚人士通常会精疲力尽,甚至离不起,这种文化差异造就他们更容易抑郁,现在许多西方国家也引入了‘Asian style’的心理疗法,来培养他们对矛盾更大的忍耐度。”
“而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同情,比如愿意和闺蜜‘吐吐槽’,但男性通常都会选择自我消化,毕竟‘男儿有泪不轻弹’。”李克峰补充道。
此外,翟小兵称,男性会通过像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发泄情绪,在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丧偶、离婚、分居和单身的参与者中,饮酒增加了后期出现抑郁症的风险。
而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那些高学历未婚人群抑郁发病的风险显著高于低学历人群。
“大家不要忽视的是——研究人群大多在40岁之后,他们单身或离异往往受到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关注度,甚至会遭受社会鄙视,况且高学历人群,社会地位较高、财产较多、顾虑也更大,在追求这些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压力。”翟小兵解释道。
翟小兵博士 受访者供图
婚姻是抗抑郁的“良药”?
谈到这,我们不禁发问,婚姻真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吗?
翟小兵解释道:“我们的结果是从人群上去考虑的,就整体而言,相比于那些未婚,已婚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更低,换句话说就是婚姻是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只是说不能把整个人群的结果用到个体上,因为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因人而异。”
“这是一个群体的结果,不一定就fix到case by case ,每个人的婚姻可能受到很多别的因素影响,比如说婚姻质量等。这个研究总体上,对大多数人来讲,婚姻对抑郁症是有保护作用的。”李克峰补充道。
不过,也有网友好奇,如果已经患上了抑郁症,那步入婚姻是否会改善这种状况?婚姻是抗抑郁的良药吗?
对此,翟小兵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这个结果,但我们可以大胆去推测,一个高质量的婚姻,有没有可能去改善这种情况?婚姻质量包括满意度、沟通、支持、冲突这四方面的问题,如果结了婚之后,双方能够互相支持,冲突较少,我们推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的。”
“将来我们会进一步分析婚姻质量这个因素,我们会随访现在是单身的抑郁症患者,然后等他结婚后再去评估一下抑郁的情况是否有变化。”李克峰如是说。
据了解,他们的文章先后邀请了麻省理工学院等5位国际同行评审专家,对这项研究进行了先后四轮长达近1年的严格审查和评议。审稿人普遍认为,文章从跨国横断面到近20年随访纵向研究设计严谨、系统,为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跨国大数据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提供了范例。
责任编辑也称,这项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因果推断和不同设计的跨国大数据,把长期存在争议的婚姻对精神健康的保护作用从公共卫生的群体水平上作出了定论。
谈及研究的意义,李克峰表示:“研究结果可以告知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人群,为全球抑郁症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下一步,李克峰和团队还要系统性的关注肥胖对抑郁症的影响,而且未来也会进一步细化分组,完善婚姻质量、不同年龄段人群、甚至同性婚姻等影响指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