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
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
购买收集动漫周边商品
徽章、亚克力牌、挂件
这些小玩意被称为“谷子”
近年来深受孩子们的追捧
这里的“谷子”并非日常熟知的农作物,而是英语“goods”(商品)的音译,泛指各类动漫、游戏衍生的徽章、立牌、挂件等周边产品。一些诈骗分子也趁机入局,以低价出售为诱饵,对迷恋“谷子”的中小学生实施诈骗。
“谷圈”日趋低龄化
展开全文
动辄成百上千买
“快看,这边有好多‘谷子’,太过瘾了!”近日,14岁的初中生小希一到王府井附近的购物中心,就拉着同伴直奔地下二层的“谷子店”。中庭的XY次元派练摊儿乐园,数十个摊位依次排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不少像小希一样的中小学生,正仔细挑选自己喜欢的“谷子”。
“这个‘吧唧’真好看!我得看看我的钱还够再买几个。”一家二次元潮玩店铺里,16岁的高中生小冉正跟同伴一起挑选徽章。在她手上,还攥着四五个已经选好的亚克力立牌。不远处,11岁的小学生嘉嘉则在妈妈的陪同下,考虑要不要入手一款热门IP的玩偶。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巴掌大小的徽章和立牌单价普遍在数十元,毛绒玩偶单价在一百多元,而手办单价则在四五百元甚至八九百元。
“‘谷子’分为‘国谷’和‘日谷’,也就是‘国产谷子’和‘日本谷子’,一般‘日谷’的价格要高一些。”店员告诉记者,“谷子”的消费人群日趋低龄化,“过去主要是大学生,现在好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买,一次少的会买几十上百元,多的能买几百上千元。”
在西单附近的潮铺街,同样有多家备受中小学生追捧的“谷子店”。刚刚参加完期中考试的初中生小涵跟好友一起过来买“谷子”,“有动漫的,也有游戏的,都快挑花眼了。”
半个月前,冯女士第一次陪着上高一的女儿来这里买“谷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上周末自己又去了一趟,每次去起码要花上百元。”在冯女士看来,“谷子”只要跟动漫或游戏主题挂钩,身价立马飙升,“一个普通的保温杯,能卖300多元,一个纸袋子,也能卖15元,都是因为上面印了动漫人物。”
据冯女士回忆,女儿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看漫画书,“当时在班里互相传阅。后来又在各种平台上花钱买会员追更。但之前没什么零花钱,所以只看不买,这学期手头有钱了,就买起了周边产品。”冯女士最早是从朋友那里听说“谷子”,“朋友家孩子特别迷这个,还专门让人从日本邮寄。像那种徽章,一买就是几十个,家里都摆满了。”
冯女士庆幸,女儿入坑尚且不算太深,“他们班上有上瘾的,一次就能买上千元,甚至背着家里借钱买。还有些孩子不光买‘谷子’,还要到全国各地参加漫展,相当烧钱。”
买的是情绪价值
背后有社交需求
一块小小的铁皮徽章,一个普通的塑料挂件,为何能让那么多孩子着迷?“这里面都是我喜欢的人物,看到就开心,买到以后更是有一种满足感。”小希坦言,“谷子”也是她跟同伴之间的纽带,“平时经常会一起聊这些,还会分享自己最新入手的宝贝。”
在冯女士看来,“谷子”给女儿带来的快乐溢于言表。“我陪她去西单的时候,她看见有个大的动漫人物立牌,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让我给她拍照,说拍完要发朋友圈。”令冯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并没有瞒着她买“谷子”,而是愿意跟她分享,“说实话,我完全不懂这些,她跟我说那些人物,我也不太能记得住,但主打一个陪伴,情绪价值拉满。她说到哪个人物好,我就会在旁边夸,‘你真有眼光,这个确实不错!’”
对于女儿买“谷子”这件事,冯女士态度十分开明。“我们当年上学那会儿,压力大了也想买点磁带听听歌放松一下。同样道理,‘谷子’也是他们用来解压的方式,所以我跟她说了,这个爱好我们支持,只是需要适度。偶尔买点还行,但如果一直买,那真承受不住。”
作为长期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心理咨询师,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娄丽华也接触过不少迷恋“谷子”的中小学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谷子’,就像‘80后’曾经热衷于收集干脆面里的卡片,现在的孩子看完动漫,也会希望收集一些周边产品。”她谈到,这些“谷子”不仅仅是商品,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感寄托。很多孩子学业压力大,通过买“谷子”的方式找到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缓解压力。“另外,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还有社交上的需求,他们注重跟同伴的交往,买‘谷子’也是他们寻找共同话题、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论‘谷子’的时候,这些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娄丽华认为,凡事皆有度。如果过度痴迷“谷子”,不仅会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孩子脱离现实世界,甚至冲动消费,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为家长,不要直接站到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跟孩子一起面对。先尝试去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看到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社交需求,在陪伴中赢得孩子的信任。”娄丽华建议,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财商教育,引导孩子建立理性消费观,通过延时满足等方式,避免孩子盲目消费。“家长尽量多跟孩子一起商量,事先达成共识,引导孩子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找到更多支撑点,从不同领域获得关注和认可。”
要警惕虚假交易
莫轻信私下转账
除了线下买“谷子”以外,还有不少中小学生选择线上交易,而涉世未深的他们,往往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
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佳介绍,16岁的女孩小徐(化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自称能代购二次元周边商品,将她拉入一个QQ群后,又添加她为好友。对方表示可以通过相册选择自己需要代购的东西,由专人从日本代购,并发来支付宝的付款码。小徐起初并未多想,先后累计转账4300多元。对方刚开始说“没货”,后来直接把她拉黑,小徐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其实这种属于典型的虚假购物类,通常都是诱导当事人私下交易,通过付款码或银行卡转账的方式来实施诈骗。钱款一旦到手,对方就会采用拉黑等手段失联。”
就在上个月,19岁的小程(化名)也因买“谷子”落入陷阱。小程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帖子,对方说要搬家,希望把二次元周边产品转出去,只需付一块钱就可以包邮。小程通过私信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将小程拉到一个群里。之后,群里有人自称是网警,发现群里有诈骗分子,需要所有人配合调查。这名所谓的“网警”跟小程说,如果线下解决,需要交10万元的保证金。线上的话,可以少交一些,并声称事后还能再退回。小程按照对方指示,把支付宝和微信的钱都转到银行卡里。之后,对方又给了一个付款码,让小程先后分两笔,累计支付15000多元。给对方转完钱以后,小程突然觉得不对劲,于是选择报警。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至个人账户,遇到类似情况应当立即挂断电话,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王佳提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在不明网站或社交平台随意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网络活动的关注与引导,教育孩子识别网络诈骗手段,同时管理好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密码。线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贸然私下交易,更不要随意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并尽可能保留好证据,提供骗子的相关信息及转账记录,以便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学生导报等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