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省级机关(单位)录用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在进行中。媒体梳理发现,诸多省份招录计划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基层一线倾斜。多省份也明确,部分招录条件年龄放宽至40岁。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当前,浙江、山东、天津、江苏四省份报名尚未截止。截至11月8日,四川、上海、浙江、山东、天津、江苏等6个省份已发布2025年省考公告,将于12月8日举行公共科目笔试。部分省份明确,报考者可于2025年1月上旬或中旬查询笔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面试集中于2月中下旬。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本届省考中,诸多省份招录计划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基层一线倾斜,具体体现在招录条件限制、招录人数等方面。
经查阅发现,部分省考招录条件中,年龄放宽到40岁——
例如,上海明确,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工青妇机关专职干部中工会、妇联系统职位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
展开全文
浙江明确,报考人员需符合年龄18至35周岁(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下同),2025年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年龄18至40周岁(1983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报考乡镇(街道)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职位的,现任村“两委”正职的,要求年龄18至40周岁,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江苏明确,报考人员需符合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2025年应届毕业研究生、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
山东省报考条件中则写道,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2025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
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来自于《公务员录用规定》,该规定明确“报考公务员年龄应当18周岁以上,35岁以下”。针对这一年龄限制,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招录设置的35岁年龄门槛,认为这不但阻碍35岁以上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带动整个职场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年龄歧视,影响了年龄超过35岁的求职者的再就业,制造35岁职场危机。
破除职场“35岁门槛”,近年来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公务员招考在这方面的破冰尝试,其实早就开始。如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中,就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上个月结束报名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公务员考试,也明确对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总体来看,公务员招录要求35岁以下的“一刀切”局面,正在加速改变。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社会期待,目前的突破仍是有限的。一方面,年龄条件放宽至40岁的,只是部分岗位;另一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即,“35岁门槛”在公考招录中仍是主流要求。不过,由于公务员招录的风向标意义,这种有限突破,依然有着重要的引领价值。
应该看到,“35岁门槛”在就业市场中之所以逐渐发展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除了因为过去劳动力红利充裕这层大背景,其实与公考普遍要求35岁以下所带来的参照效应也不无关系。相应的,现在公考带头破除“35岁门槛”,也自然有利于给企业用人确立新的参照标准。
当前,打破“35岁门槛”呈现出加速之势,除了与社会的呼声有关,也是因为社会劳动力资源供应本身的变化。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500万—600万左右,2023年更是净减少约一千万人。这其实为逐步放宽就业中的年龄限制削弱了阻力。
另外,“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已达38.8岁。若再继续坚持“35岁门槛”,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尚未达到社会平均年龄之时,在职场上就可能面临天花板,这显然难言合理。同时,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即将实施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35岁门槛”也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所以,从公考开始,主动打破“35岁门槛”,有着越来越大的必要性。在目前的探索基础上,其实还可以有更多尝试。如公考招录,可进一步细化各岗位的要求,赋予更多岗位更开放、更具弹性的年龄限制。公考带头破除“35岁门槛”,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法律、机制、社会观念等,都需要有新的调整和应对。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中新网、大象新闻、澎湃新闻、济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