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电影网院午夜理论片免费看_国内永久crm

摘要:     就在昨天(4月5日),我国“两弹一星”烈士元勋郭永怀与他的夫人——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在天人相隔近50年之后,终于合葬在了一起。阔别近半个世纪,这...

  

  就在昨天(4月5日),我国“两弹一星”烈士元勋郭永怀与他的夫人——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在天人相隔近50年之后,终于合葬在了一起。阔别近半个世纪,这对伉俪相伴长眠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里的青松翠柏之下。

  

  01

  “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

秋霞电影网院午夜理论片免费看_国内永久crm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3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

  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接着他选择了空气动力学最难的课题“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作为博士论文题目。1941年5月,他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

  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于是,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

  

  △ 1947年2月3日,郭永怀在Langley航空实验室。第一排:右4冯卡门,左2钱学森,第3排:左2郭永怀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郭永怀很快就驰名世界。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声障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郭永怀和李佩在康奈尔大学

  美国相关部门曾问他“为什么要到美国?”

  郭永怀十分坦率地回答道:“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

  1955年9月,被美国监视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得以归国,钱学森临行时与郭永怀约定,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

  回国后,钱学森发来两封书信,邀请郭永怀回国。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与待遇,决定回国。

  在康奈尔大学篝火欢送会上,他把多年的书稿焚之一炬。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学生惊呆了。

  李佩也感到非常可惜,劝阻说:“何必烧掉?留下回国还有用。”

  郭永怀说:“这些东西烧了无所谓,省得他们再找麻烦,这些东西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

  1956年11月,郭永怀与夫人李佩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 回国途中,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合影

  02

  蘑菇云冉冉升起,他却瘫倒在试验现场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前排左四为郭永怀)

  郭永怀一回国,就和钱学森、钱伟长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同时担任英语教授。

  1956年年底,郭永怀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随后,我国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

  为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1963年中央开始在青海进行试验,郭永怀经常在北京和青海奔波,频繁的高原反应,使50多岁的他显得格外苍老。

  在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郭永怀太累了。

  

  △ 60年代,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右1郭永怀,右2钱学森

  03

  生和死,就那么十秒钟

  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式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

  1968年12月4日下午,郭永怀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数据线索,当即要赶回北京。为了安全,周恩来总理曾经叮嘱过郭永怀等科学家尽量不要乘飞机,但郭永怀为了赶时间仍是经常飞来飞去。

  他得知当晚兰州将有一架民航飞机飞往北京,便驱车前往。临行前大家都提醒,晚间飞行不安全。

  郭永怀却笑着说:“飞机快,我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

  当晚,就在飞机抵达北京西郊机场400米上空时,飞机发生事故。

  从失衡到坠落,只有大概不到10秒。钱学森追忆好友,写道:“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

  

  这是一场恐怖的空难,人们发现,在烧焦的尸体中竟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两具尸体已面目全非,无法辨识。

  当人们用力地把遇难的两个人分开,才发现两具尸体紧贴的胸部中间,竟然护着一份热核导弹的绝密文件,并且完好无损!人们这才明白,这两个人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空难唯一的幸存者回忆,当飞机开始剧烈抖动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喊:“我的文件!”然后就什么也记不清了……

  “我的文件!”这或许是郭永怀说的最后一句话。

  

  △ 60年代,郭永怀手拿爆炸成型试件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在他牺牲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04

  一对伉俪,两种传奇

秋霞电影网院午夜理论片免费看_国内永久crm

  

  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她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她心知丈夫正在从事保密的研究工作,从不过问内情,只是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照顾家庭,毫无怨言。

  

  △ 郭永怀与李佩的结婚照

  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

  此后几十年来,李佩先生几乎从不提起“老郭的死”。只是,她有时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1996年,李佩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年仅45岁。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

  老人默默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没人说得清,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她的人生中,有太多苦难,都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她依旧可以风轻云淡,这种人格的感召力,是无与伦比的。

  

  △ 郭永怀一家

  郭永怀牺牲之后,李佩以非凡的毅力独自面对人生,无怨无悔地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

  1978年,李先生调到刚刚建校的中科大研究生院教外语。那年,年届花甲的她迎来了教学生涯的新起点——出任外语教研室主任。

  在学生眼里,李佩先生是一位永远优雅、时髦的教授——一周衣服不重样儿,面试时,面带微笑,却有一种严厉。

  

  随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应邀来这里开设物理学前沿课程,他向严济慈提议举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学生”的项目,让中国的优秀物理人才,能够到海外去免费深造。当时托福之类的外语考试还没引进中国,为了让准备赴美国深造的学子打好语言基础,李佩就承担起了编写教材、组织考试的工作。后来,美国众多著名高校,只要看到李佩在学生的英语水平鉴定书上的签字,就视为通过。1989年美国一家语言教学研究杂志,特意刊登出一篇论文,称李佩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直到80岁,李佩才离开讲台。而她当年的学生都已成为国家栋梁,成为改革开放的中坚,很多成为著名科学家。

  90多岁时,李佩先生又张罗起 “中关村专家论坛”,并亲自主持,凭她的威望,请来厉以宁讲国家经济发展,请来何祚庥、黄祖洽讲国家科技发展。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

  

  05

  能捐的都捐了,包括“两弹一星”勋章

  

  1965年,郭永怀和李佩将家中存款和公债48000多元捐赠给力学所。

  1999年,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枚奖章直径8厘米,99.8%纯金铸造,515克重。4年后,李佩托朋友捐给了中科大。

  2007年李佩把全部存款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作为郭永怀奖学金。

  郭永怀104岁诞辰日,李佩拿出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捐给力学所,包括:纪念印章、精美计算尺、浪琴怀表,以及1968年郭永怀牺牲时,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用信封包装的郭先生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

  

  如今,“与老郭埋在一起”的心愿终于达成,这对相隔近50年的爱人再一次陪伴在了彼此身边,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不朽传奇也将一直照亮中国科学事业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点赞 | 两弹元勋程开甲: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只喊中国万岁!

钩沉 | 我国原子弹靶场选址从敦煌改为罗布泊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催泪视频: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中国!

清明追思:缅怀中国航天“总总师”

新中国航天史上的8个感人画面,看完已热泪盈眶

  声明:内容为中国军视网综合(中国军网、新华网、共青团中央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罗立

  投稿邮箱:dongyu@js7tv.cn、luoli@js7tv.cn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牛哄哄导航本文地址:http://nhh123.com/wangzhi/4116.html发布于 02-1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牛哄哄网址导航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