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10月初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面进攻,然而结果似乎并不如预期般顺利。这场冲突不仅让人质疑以色列军方的战略,更揭示了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强大抵抗能力。
以色列此次行动的初衷是通过迅速的军事胜利来扩大其在地区的影响力。然而,事与愿违,本次进攻过程中,以色列军队的推进速度显著低于预期,甚至在短短一个月之后便开始大规模撤退。
这种仓促行动的失败不仅对以色列的国际形象构成了打击,也让其政策制定者面临新的挑战。
从战术层面看,以色列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出动了第146师、第36师、第98师、第91师和第210师等五个重装师团。
然而,尽管兵力雄厚,攻势的进展却极为有限。军队仅在黎巴嫩境内推进了不到一公里,随后便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全面撤军。这种局面暴露出以色列在情报收集、战场指挥以及地面作战能力上的诸多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在进攻过程中,以色列不仅未能达成战略目标,还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黎巴嫩真主党的一线报告显示,截至10月28日,以色列至少有90名士兵阵亡,750人受伤,这还不包括后续远程打击所造成的损失。
机械损失方面也是触目惊心——38辆梅卡瓦坦克、4辆D9推土机、1辆美制悍马车、1辆步兵战车以及1辆装甲车皆被摧毁。如此大的代价,自然让以色列军方颜面无光。
面对以色列的强势来袭,黎巴嫩真主党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韧性与战斗力。与加沙的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相比,真主党的装备和补给更加充足,战斗意志也更加坚定。
他们采用了类似解放军的“三三制”战术编组,即每三人为一组进行班组作战,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设计,使小编制的战斗单位能够有效对抗以色列的大部队。
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发生在10月28日,真主党的一支由仅三人组成的敢死队面对以色列一个营的进攻,他们虽遭遇了全员牺牲,但仍重创敌方。
这次事件甚至迫使以色列承认在此次交火中损失了19名士兵(5人阵亡,14人受伤)。以色列一贯有隐瞒伤亡数据的传统,因此实际损失可能更高。这场胶着的对抗,凸显出真主党武装在面对绝对劣势时的顽强与智慧。
展开全文
反观以色列方面,其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在黎巴嫩建立缓冲区,以此保护国内北部免受攻击。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非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进一步激发了真主党的反击力度。
以色列占领的定居点因此成为合法的打击目标,并且真主党明确要求以色列在其控制的北部25个定居点内的居民撤离。此举不仅是对以色列战略失误的直接回应,也标志着真主党此番防御战已具备足够的战术自信与强硬姿态。
令人值得玩味的是,在战局逆转的过程中,真主党在心理战上亦不落下风。10月27日,以色列北部的巴尔列夫工业区内一座无人机工厂遭遇自杀式无人机袭击,这次精准打击至少导致九人受伤,现场防空系统不仅毫无拦截之功,甚至连预警都未能及时发出。
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住所也遭遇了类似的攻击,这些屡屡成功的袭击,令以色列的防空网络面临严峻考验。
军事上的僵局仅仅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以色列的经济困境。根据最新数据,因为在2023年,以色列GDP环比暴跌20%,95%的公司破产这样的处境让以色列很难依靠自己坚持到2025年6月。
而这一切的背后,与以色列近期在国际社会的肆无忌惮密切相关。
从以色列利用传呼机策动黎巴嫩爆炸案开始,这个奇兵制胜的妙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臭棋。
此举严重损毁了以色列的国际信誉,导致许多国家对以色列公司敬而远之。与此同时,因为也门胡塞武装事实上封锁红海,以色列关键港口埃拉特港遭受重创,步入破产的泥潭。
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内忧外患,以色列政府在国际上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策。10月28日,他们通过决议,禁止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在该国的活动,理由是该机构与极端组织有联系。
然而,联合国早在今年四月份就已声明,以色列并未提供任何关于其指控的证据。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包括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在内的多国,纷纷恢复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金支持。
试问以色列,在这些国家慷慨援助的背景下,以色列是否准备将它们也归类为“支持极端主义的国家”呢?
以色列的外交策略有些孤注一掷。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对于一个资源匮乏且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而言,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再加上各方武装力量的围攻,桀骜不驯的以色列逐渐感受到腹背受敌的滋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