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记者王迟)野猪近日频频登上热搜榜。10月27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同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某小区,一头受伤野猪闯入居民卧室;10月25日,在杭州建德市街头,一头野猪闯入路边一间店铺……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觅食等活动范围扩大,不少城市的边缘地带乃至郊区、甚至个别城市中心区域,都开始频繁出现野猪的身影,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为何野猪频繁出没人居生活区?如何科学防控和避免野猪致害问题的发生?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为何野猪频繁出没人居生活区?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向记者解释道,生态环境的改善、自然栖息地被挤占、缺少野外天敌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野猪种群无法通过自然调节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出现局部地区野猪数量增多、人与野猪冲突加剧。
据国家林草局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猪危害防控的建议”复文指出,经科学、综合评估,野猪在我国28个省份有分布,数量200万头,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且很多省份数量过高,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
据孙全辉介绍,野猪可以在多种自然环境中生存,它们喜欢在晨昏和夜晚出来觅食,白天则躲进密林中休息。冬季和秋季野猪通常集群活动,在林下或农田附近觅食,夏季它们更喜欢在海拔较高、靠近水源的地方活动。
遇到野猪应如何应对?
野猪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具体表现。野猪种群数量过快增长,不仅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孙全辉指出,成年野猪移动速度快、力量大,成年公猪还有锋利的獠牙,如果人类遭到攻击,很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不过,在没有受到惊吓或感受到人类威胁的情况下,它们较少无缘无故地攻击人类。
“一些人出于善意给野猪投喂食物,这样会让野猪不再惧怕人类,甚至把人类和食物联系在一起并主动接近人类,从而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孙全辉表示,出于对野猪和我们自身的保护,建议在野猪经常出没的地区,民众要提高防护意识,尽量与野猪保持安全距离,更不要随意饲喂野猪和其他野生动物。
如何科学防控?
孙全辉表示,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猎捕等手段,把野猪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成年野猪身强体壮,耐力很强,它们的嗅觉和听觉也非常灵敏,野外猎捕比较困难。
同时,孙全辉强调,猎捕野猪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控制野猪种群数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但是,种群调控要科学论证,全面评估猎捕野猪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严格按照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数量、性别以及时段开展狩猎,减少对当地群众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猎捕的野猪也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置,不得用于食用目的。另外,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猎捕要尽量采用有助于减少动物痛苦的方式。
“从长远看,只有逐步恢复野猪天敌的自然种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野猪过多的隐患。要科学全面监测野猪的种群动态,确保狩猎活动不会导致野猪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孙全辉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