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台利器”的新升级,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处细节的变化,或揭示了解放军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手段。
新版直-10现身,一处细节引关注
在央视军事节目中,我们见到了直-10经过多次改进后焕然一新的模样。第一眼看上去直-10似乎打了许多“补丁”,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贴片式装甲板,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拆装,大大增加了防护能力却不会明显的增加重量。
直-10设计之初就已经能够抵御12.7毫米大口径子弹的攻击,相比之下,法国的“虎”式或土耳其的T-129武装直升机,它们只能勉强抵御7.62毫米子弹,这样看来,直-10在起点上就已经高出不少。而现在,这种“补丁式”装甲的强化设计,使得其关键部位可以承受20毫米甚至23毫米炮弹的直接打击,这对于直升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央视画面中的直-10)
不过,这次直-10改进的最大亮点并不是在物理防护上,而是在电子对抗能力上。其短翼上方的原有红外定向干扰机如今被一个神秘的塔状设备所替代,这个塔状设备看起来非常科幻,有三个功能不明的圆形窗口。
军事专家分析称,这种塔状设备极有可能是直-10红外定向干扰机的下一代产品。在战场上,特别是在面对来袭的导弹威胁时,直升机的防御系统至关重要。原有的红外定向干扰机通过发射红外激光束来干扰来袭导弹的导引头,从而让导弹偏离目标。但以前的系统只能一次对付一个目标,这无疑限制了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效率。
新版的塔状干扰机则通过增加多个干扰发射孔,实现对多个方向导弹的同时干扰,这种革命性的设计特别适合对付诸如“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这样的威胁,这或许是针对台军采购大量“毒刺”导弹后的一项重要升级。
展开全文
(直-10加装了神秘的塔状设备)
当然,技术上的提升需要动力的支持。直-10的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升级,以支撑增加的重量和新设备。它使用的涡轴-9C发动机功率达到1200千瓦以上,确保即使在装甲和干扰设备增强之后,飞行性能依然稳定。这种动力升级对于直-10这样需要执行复杂任务的战机而言,重要性不容小觑。
一旦台海冲突爆发,没直-10真不行
考虑到台海局势的复杂性,直-10潜在的战略意义值得探讨。直-10不仅能用于陆地作战,还具备跨海作战的能力。在当前台海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直-10进行了多次超低空掠海突防训练,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好了准备。
这种超低空掠海突防训练是对飞行员的巨大挑战。飞行员们要在没有地面标志物的海面上飞行,只能依靠仪表导航,同时还要克服海面反光、低能见度等障碍,更别提来自敌方的各种防空压力。
(直-10进行海上突防训练)
而且,直-10在这种跨海作战中,往往需要面对岛上密集的防空体系,包括防空导弹、炮火乃至敌方战斗机。因此,如何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干扰系统,以及增强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精准打击目标,是直-10飞行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登陆作战中,武装直升机承担着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的任务,相比空军的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直升机虽然携带的弹药量较少,但可以更灵活地进行伴随掩护。在现代化战争中,垂直登陆或机降作战已经成为常态,运输直升机在投送兵力过程中需要武装直升机的全程掩护,以保证登陆部队能够在敌方火力网中安全降落并展开行动。
正如外界所关注的那样,台海局势仍在持续变化,而直-10所做的这一系列改进,也预示着解放军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登陆作战时,正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作战能力。未来战场不确定性增加,各国纷纷注重发展自己的先进装备,而中国也在稳步推进自身高科技装备的前沿应用,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也是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直-10发射火箭弹)
新版直-10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战争中技术与战略的完美结合。无论形势如何发展,我们都需要为可能的变故做最充足的准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